6歲兒子偷吃巧克力,聰明媽媽一句話既幽默又保全面子還蘊含教育
文/魯鵬程
一位女士在家中款待客人,本來她給客人們先準備了一些餐前的小甜點。但盤子剛一端上來,女主人和客人都發現盤子中的巧克力少了很多。
大家扭頭一看,女主人6歲的小兒子臉上沾了些巧克力,正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站在一旁。
女主人并沒有發火,反而走過去問小兒子:“我剛發現我們端給客人的巧克力少了,是不是被你那饞嘴的奧特曼偷吃了?”
小兒子一聽,也感覺不好意思了,他連連點頭說:“是的是的,就是他吃的。”
女主人笑了笑說:“那你幫我轉告他,下次想吃的時候告訴我,我會為他也準備一份的。”
一時間,客人和孩子都笑了起來。
這位聰明的媽媽既保全了孩子在客人前的面子,又巧妙地化解了場面的尷尬。
其實,沒有誰愿意聽一些尖刻又嚴厲的訓斥,也沒有誰能夠在那樣緊張嚴肅的氣氛中還能認真吸取別人的建議,孩子也一樣,他也不喜歡被訓斥責罵。
而且,在嚴肅而又充滿訓斥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他還可能會效仿父母,今后也變得難以與人好好相處。
可見,幽默的力量是巨大的,父母也要學會運用。那么,父母具體該怎么做呢?
首先,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修養,陶冶個人情操,使自己能擁有一個開朗的性格。父母只有先培養出自己的幽默感,才能將其更好地應用到對孩子的教育中去。
其次,采用各種不同的形式來表現幽默,比如夸張的動作、表情,或者模仿一些角色……這些行為都會直接刺激孩子的感官,其中要表達的意思也很直白,孩子接受起來也更加容易。
第三,幽默中要加入理性教育。這就是要求父母不要將幽默當成單純地逗人一笑,要能通過幽默巧妙地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將理性教育融入其中,讓孩子在輕松中自然而準確地受到教育。
第四,幽默也要用得恰到好處。幽默不是低俗笑話,幽默也不能以損害他人的情感利益為前提,同時幽默的運用也要講究時機,一些不該使用幽默的地方,要謹慎使用。
在很多父母看來,如果父母嚴肅一些,那么就會給孩子帶來一種威嚴,這種威嚴會讓孩子感到畏懼,之后再對他開展教育,就會更加容易。但有時候事實并非如此。因為這很可能會導致家中的氣氛非常緊張壓抑,孩子也會變得壓抑。所以,父母要嘗試改變一下,不妨向這位聰明媽媽學一學。
家庭教育暢銷書《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系列作者魯鵬程原創。圖片源自網絡。轉載請注明作者信息及出處。微信號。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