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智慧型家長?這9個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觀一定要注意!
▼
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對于孩子們來說至關重要。正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p>
但是,有些家長壓根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家長自己也有著不同程度的養育焦慮。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錯誤的家庭教育觀還廣泛存在,比如不陪孩子讀書卻熱衷于為孩子報補習班、棍棒教育等等。要想讓孩子獲得全面發展,健全的家庭教育觀不能少。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泰曼·約翰遜說:“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币簿褪钦f,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家長是因,孩子是果,種什么因,便得什么果。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家庭教育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這9個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觀,家長們一定要好好看看。
No.1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我們要明白,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不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更不是學校教師。不管什么時候,爸爸媽媽始終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現在,隔代育兒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現象,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是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只是來輔助父母的。所以,一定不能做“甩手掌柜”,不能把家庭教育的責任交給老一輩。
還有些家長把教育孩子的義務徹底推給了學校老師,覺得有老師教育孩子就大吉大利了。其實,這也是錯誤的。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當了“甩手掌柜”,可能會為孩子未來的人生留下隱患。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家長一定要父母并沒真正意識到這一點,永不做“甩手掌柜”。
No.2
言傳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很多教育問題看似在孩子身上,但“根”在大人。家長要學會跟孩子一起成長。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每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
家長的言傳身教,能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正面的,那么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正面的;反之亦然。
要知道,家長的言傳身教,永遠是最有力的教育,我們家長自己首先要做對,這樣孩子才能有樣學樣,家長還要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
No.3
拒絕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暴力無論以什么形式出現,對孩子的傷害都是巨大的。拒絕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線。
這種家庭暴力不只是肉體上的疼痛,也包括冷暴力,有些父母會在精神上,給孩子施加冷暴力。冷暴力可以說是父母給予孩子最殘酷的懲罰了。在家庭暴力陰影下長大的孩子,遭受到的傷害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動輒打罵指責孩子可對孩子施加冷暴力,會導致孩子內向、孤僻、自卑。家庭暴力的反復刺激,還會讓孩子變得緊張焦慮,感情冷漠??傊蛄R棍棒并不會使得孩子更好,反而容易給孩子日后帶來犯罪的誘因。
所以,無論什么形式的家庭暴力,都不應該被忽略,也不應該被容忍。
No.4
尊重和保護孩子的人格尊嚴
家庭教育孩子的前提,首先要保護好孩子的人格尊嚴,這一點比糾結對錯更重要。
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年紀小,就可選擇性地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尊嚴。要知道,孩子在人格尊嚴上和大人是均等的。有福氣的孩子,擁有懂得尊重他們的父母,有了這份尊重和保護,孩子也會更加自信和幸福。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面對錯誤,要教會孩子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翻舊賬",只談當下,不要“提過去”,要有意識地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維護孩子的人格尊嚴,有技巧地讓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No.5
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
關于孩子的事情,許多爸爸媽媽在做決策時,并不會積極征詢孩子的建議。當孩子提出反對意見時,還會義正言辭地反駁,“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聽爸媽的就好”“愛你沒商量”……其實,不商量就是不尊重。
在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孩子自己有選擇的權利,爸媽不能對孩子的真實感受視而不見,不能把自己的判斷強行加在孩子頭上。
只要大方向上沒有問題,不是原則性問題或危險的事情,爸媽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這樣孩子才能不過度依賴父母,才能敢想、敢說、敢做,才能慢慢獨立、有主見,逐漸找到自己的價值。
No.6
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重要
相比于只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有效陪伴、促膝交流等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的“心理撫養”非常重要,它包括情感、性格、觀念、尊重等方面,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心理基石,能夠決定孩子一生的品格。
不少家長竭盡全力寵愛孩子,但是這份寵愛更多的是物質層面的,自以為給予充足的物質條件就是在好好愛孩子。其實這是不夠的,家長們還需要從心理狀態和精神層面上來關心孩子。我們常說的,高質量陪伴就是“心理撫養”的重要方式,多多陪伴孩子吧!
No.7
性格才決定孩子的命運
究竟什么才決定孩子的命運?是性格!
成績往往具有一葉障目的效果,以至于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誤區:智力決定命運。其實不錯,如果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否考上名牌大學,而不去關注孩子的性格和品格培養,那就大錯特錯了。
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績,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我們在家庭教育中,不僅要重視孩子的學習,還要正確引導孩子學會做人做事,塑造孩子身心健康的性格,這樣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No.8
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
不要一味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貶低他/她。無論孩子多大,最能治愈他們的,是爸媽的認可。
只看到孩子的身上的缺陷卻看不見所有的優勢,很容易對孩子導致打壓,時間長了,孩子會漸漸地失去信心。我們想要激起孩子的進取心,最簡單直接的的方式就是激勵和認同孩子,發現孩子的優勢,這樣才能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積極進取,主動去做得更好。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但很多時候,它們都不曾被家長們發現。我們要用賞識的眼光去觀察孩子,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No.9
不要讓孩子替你實現夢想
真正幸福的人生并非千篇一律,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她自己。
教育名家朱永新教授說:“很多人把上名校當成家庭、父母、孩子成功的典范,而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愛做的事就是自顧自地給孩子一個夢想,強制性決定孩子的人生,這當然不對。
孩子的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孩子自己有權選擇自己的未來,我們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己,而非替孩子做出決定。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9個重要的家庭教育觀,你都了解了嗎?
這9個家庭教育觀能助你成為優秀的爸媽,培養出自信、出色的孩子哦。其實,教育孩子,本就是一場自我修行。愿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能成為彼此的驕傲!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