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引起的奶水不足該怎么辦?
精英月嫂匯集
高端客戶有約
媽媽可能會因為生產時失血過多,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導致產后氣血不足;也有些媽媽可能在生產前就氣血不足。
其實很多媽媽奶水不足的原因就是因為氣血不足。因此,對于氣血不足的媽媽,一定要先調理氣血,只有氣血好了,奶水才會充足。
什么是氣血不足?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氣血不足是指氣虛和血虛。我們常常把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原因是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血能載氣,兩者是相互依存,互根互用的關系。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久病傷氣耗血,而致氣血雙虧。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
氣虛常見臨床表現:畏寒肢冷、自汗、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
血虛常見臨床表現:面色淡白或萎黃、皮膚干燥、毛發枯萎、指甲干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引起氣血不足的原因
氣虛:多是因為個人體質先天不足,勞累過度、久病不愈、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導致,氣虛容易導致月經提前,月經過多等情況。平時容易感冒、乏力、頭暈、出汗等。
血虛:一般是由于飲食不調、情志不遂、失血過多或先天脾胃虛弱導致,血虛容易導致月經延后,月經過少,閉經,孕婦則容易出現滑胎。平時面色蒼白、皮膚干燥、毛發枯萎、指甲干裂等。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氣血不足
1、看眼睛
看眼睛的色澤和清澈度,眼白的顏色變得渾濁、發黃,有血絲,表明氣血不足。
2、看皮膚
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表明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看頭發
頭發的生長速度跟肝血相關,如果肝血不足,頭發長得慢、頭發干枯掉發,頭發發黃、發白、開叉,表明氣血不足,肝血腎氣衰落。
4、看牙齦
牙齦與胃腸相關,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
5、看指甲
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指甲上出現縱紋,說明體內寒氣重、氣血兩虧,出現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征。
6、看手指
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說明氣血充足;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則代表氣血不足。
7、看睡眠
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說明氣血足;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表明氣血虧虛。
8、看運動
運動時出現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復的狀態,則表明氣血不足。
9、看手的溫度
氣血充足手是溫暖的;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冷,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10、看嘴唇
如果嘴唇為淡白色,那么你的身體里不論是氣還是血,都是處于相對匱乏的狀態。
11、看耳朵
如果耳朵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表氣血充足。如果暗淡、無光澤、不飽滿則代表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導致奶水不足怎么辦?
一、中藥治療
氣血不足以補氣養血為治則。臨床上可以用八珍湯為主方加減運用。
配方:
人參、白術、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炙甘草。
氣虛重者加黃芪;血虛重者加熟地、首烏;心悸不寐者加遠志、炒棗仁;大便稀薄者加扁豆、肉豆蔻;若有水腫者加桂枝、補骨脂。
用量:
人參、白術、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炙甘草各30g。
用法:
加生姜3片,大棗5枚,水煎服,用量根據病情酌定。
功效:
益氣補血,適用氣血兩虛證。
二、運動療法
傳統中醫認為“久臥傷氣”,這說明運動是調養氣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氣血不足的媽媽平時要適當運動,或者可以練習瑜伽、太極拳等舒緩運動。
如果媽媽不是氣血兩虛的情況,僅僅只是氣虛或者血虛中的一種,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單獨補氣或者補血。
補氣
凡氣虛之人,宜吃具有補氣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溫的食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油膩厚味、辛辣食物。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