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小店店主最期待精簡辦事手續 近半數受
“扶上馬,送一程”,如今各地為吸引青年到當地就業創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對青年小店店主來說,他們最期待哪些支持?中國青年報社調研組對全國60多個城市226名小店店主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60.6%的受訪小店店主期待進一步精簡辦事程序手續,48.2%的受訪小店店主希望政府對接適合青年創客的金融項目。
95后熊夢潔從國企辭職后,和兩個大學好友在武漢開了一家花店。“開店資金是我們各自的積蓄,所以剛開業時沒什么訂單,還挺焦慮的。”熊夢潔了解到,武漢有人才引進和創業扶持等政策,但基本只面向剛畢業的大學生。“希望能給青年創業者一定的資金支持或提供無息貸款,減輕創業者的資金負擔。”
哪些問題讓小店店主困擾?調查顯示,店面租金排在第一位,獲選率為64.6%,其次是盈利狀況(42.5%),37.6%的受訪小店店主認為是發放員工工資,29.2%的受訪小店店主認為是數字化轉型升級。其他還有:融資渠道(28.8%),買房(22.6%),父母養老(22.6%),社保醫保(19.9%)等。
85后姚艷是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鉤針編織技藝非遺傳承人,創業初期到文創園找店鋪時,負責人聽說她從事的行業后,不太愿意將店鋪租給她。“對方覺得這行沒發展前景,擔心小店收益不好,連房租都交不起。”然而經過幾年的發展,姚艷不僅沒有拖欠過房租,一手創辦的工作室反而成為文創園的名片之一。不過姚艷說,手工編織在產業鏈中屬于末端,缺乏品牌效應,而且同行之間存在低價競爭的情況。“現在我會做一些外貿訂單,主要發往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價格稍微高一點。”
95后雷紅輝在家鄉湖南岳陽開了一家新中式茶飲店,在辦理相關手續時,他感覺流程比較繁瑣,食品經營許可證辦了一個多月才下來,而且自己的情況并非個例。“對于商家來說,每等一天就要多付一天的房租,希望能在合規的情況下,加快辦證速度。”
“不少創業者是外地過來的,在本地沒什么人脈,缺乏讓別人了解自己的途徑。”熊夢潔希望官方能組織一些交流會、創業者沙龍,加強青年創業者與當地大企業之間的聯系。
調查顯示,60.6%的受訪小店店主期待進一步精簡辦事程序手續,48.2%的受訪小店店主期待政府對接適合青年創客的金融項目,38.5%的受訪小店店主希望支持小店參與政府采購,36.7%的受訪小店店主期待加強各類政策的宣傳介紹,35.4%的受訪小店店主希望搭建青年交流和文化活動平臺。
姚艷如今在當地已經擁有3家工作室,除了全職的工作人員,還有100多名兼職人員,他們大多是本地的留守婦女、居家寶媽以及殘障人士。姚艷的目標是做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創品牌,“期待文旅等有關部門能夠提供更多支持,整合本地的文化資源,提升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另外,小店店主期待政府提供的支持還有:提供互聯網技能培訓,對接數字化資源(34.5%),發展信用貸等信貸方式,拓寬融資渠道(33.6%),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培育和幫扶(33.6%),構建街區內的商戶聯盟,發揮集群優勢(30.1%)等。
在浙江省安吉縣梅溪鎮紅廟村,當地村委與大學生團隊合作,將廢棄礦坑打造成網紅咖啡館,激勵年輕人創新創業。紅廟村村委委員王永介紹,當地政府為吸引大學生創業,開通了公交車專線,提供了人才公寓。另外,安吉縣政府還為就業創業的大學生提供租房、就業、創業補貼。“未來我們會結合自身優勢,搭建更好的平臺,完善配套設施,吸引更多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
(應受訪者要求,熊夢潔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志偉 吳欣宇 記者 孫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