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為的到來,所以最近也在惡補早教類的知識。最近看到年糕媽媽有一款早教盒子的產品,把6-42月的寶寶分成了4個階段,每個階段發展不同的能力。我看到這些信息的時候,我還記得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我問了自己一連串的問題:早教應該怎么做?家庭教育應該怎么做?市面上那么多的早教產品、書籍我應該如果選?這幾個問題里,只有一點是我內心堅信的:必須要通過大量圖書的閱讀,加深對于蒙臺梭利、華德福和瑞吉歐這三種早教流派的認知,以便自己更好的去認識寶寶。因為只有懂得,才能更好的相處。

02

《鄭淵潔家庭教育課》這本書里一個觀點讓我深受觸動:鄭淵潔認為教育孩子跟孩子本身沒什么關系對家庭教育的認識,跟家長的關系最大,家庭教育是示范和引導,而不是管理。如:你希望孩子喜歡閱讀,父母就也要喜歡閱讀。所以,父母的自省和自我提升直接關系到父母怎樣看待孩子、對待孩子以及教孩子如何看待、對待自己和外在世界。

03

每次談及家庭教育這個話題的時候,我都深感慶幸,慶幸自己在3年前遇到了拆書幫。我還記得幫主在3年前的年會上分享的:我們是一群這樣的人,我們不是花高價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去上N多的早教,而是我們會跟孩子說:太好了!爸爸因為有一個這樣的運氣,可以跟你一起重新過一遍這樣的童年并且重新能夠學一些我之前沒有學到的東西,我們可以一起學。早教的東西都源自于書,用拆書的方法都可以拆為己用。有一點我可以肯定的是對家庭教育的認識,以后一定也會是一名拆書家。

04

家庭教育是示范和引導,而不是管理。我相信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大部分的80后可能對這句話都有所感觸。因為時代背景的原因,我們都有被管理的經歷,但慶幸的是這個時代給了我們經歷和選擇的機會,我們才可以更好的認識和理解一個個新的生命。

關于家庭教育,你是怎么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