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期家庭教育指導師資(未成年人成長指導師)能力提升第十五次培訓活動順利開
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發展任務,家庭教育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進行教育。為了讓家庭教育指導更有針對性,近日,常州市第二期家庭教育指導師資(未成年人成長指導師)能力提升第十五次培訓活動在青活中心開展,特邀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員、心理特級教師夏春娣老師為學員帶來講座《不同學段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的要點》。
夏老師首先帶大家回顧了研修班之前十幾次的培訓內容,請學員們分享印象最深刻的主題,受到的觸動和啟發。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在知識、技能學習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和身邊案例做了分析和總結。夏老師在此基礎上做了拓展和延伸,提醒大家使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跟學生及家長站在一起,先看見,再理解,最后再去作指導;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不斷學習成長,為孩子做好榜樣?;仡櫧Y束后夏老師提出家教指導的四條原則: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兒童為本原則,家長主體原則,并輔以豐富的案例做出解讀。她強調,家庭教育是家長和兒童共同成長的過程,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家長要教給孩子科學的方法,然后給予充分的信任和足夠的空間。在分段指導模塊,夏老師采用案例討論和答疑的模式,與大家一起探討了性格內向的幼兒如何積極交往、五年級學生第一次抄作業如何處理、怎樣應對朦朧的青春期戀情等案例,大家各抒己見,氛圍熱烈,在交流中不斷被激發出新的靈感和思路。夏老師肯定了學員們的想法,并總結不同學段孩子應重點關注的指導要點以及面對不同情況的特殊兒童時的注意事項。
本次培訓在理論指導中加入了豐富典型的案例和精彩的互動交流,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指導性,對參訓學員明確不同學段兒童主要問題解決思路、提升問題解決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