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影響
淺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影響
夏莊街道中心幼兒園玫瑰園分園小一班 張文姝媽媽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習場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出生到牙牙學語,到會叫“媽媽”,到現在與我們交流,其實這正是孩子的成長,而這離不開家長的教育。
有人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于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那么怎樣才能教好孩子,對于幼兒園小班的孩子我認為家長要注意三個方面:一,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二,教育孩子切勿“拔苗助長”;三、正面管教孩子情緒問題。
第一個方面,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說:“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奔彝ナ呛⒆幼罨镜纳詈徒逃龁挝唬幱谟變弘A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父母的言行、舉動,都是孩子的模仿源,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父母那里學來的。因此,父母要特別重視榜樣對孩子的巨大影響,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比如父母在家盡量不玩電子產品,多陪孩子閱讀,孩子自然而然會養成閱讀的習慣。比如父母會兌現每一個對孩子的承諾,那么孩子自然而然會形成誠信不撒謊的品行。比如父母對長輩孝順,孩子自然而然會孝順長輩。
第二個方面,教育孩子切勿“拔苗助長”。童年應該是自由快樂的,孩子們在這一階段釋放天性、培養興趣、發展自我。作為家長,我們要因勢利導,用孩子喜歡的、適應的方式引導孩子成長,致力于開拓他們的眼界,增長他們的見識,豐富他們的人生經歷。但是現在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在幼兒園階段,就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并且還要接受“超前教育”,即將上小學的學生,需要在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家長想的是,為孩子上小學的學習打基礎,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這樣做反倒影響孩子的學習。原因有三點,第一,超前教育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于未來需要學習的知識,還處于滿懷憧憬的時候,但是那些已經經過超前教育的學生們,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是比較消極的,壓根對老師講課的內容一點都不感興趣。第二,超前教育會使學生的成績下降。當學生不喜歡學習的情況下,他們對于重點的知識就是一聽而過,壓根就沒有什么深刻的印象,這就會讓學生們的學習變得松散,甚至不會對學習產生一丁點興趣。第三,超前教育需要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太多。學生的學習需要充滿新鮮感,這樣可以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滿足感,但如果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那些知識,只會讓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培養孩子學前教育,建議家長這樣做。
一、做好孩子的安全防范及安全教育。
無論是誰,無論什么情況,安全都應該是第一位的,沒有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涉及孩子的可能安全事故還是很多的,燒傷、燙傷、碰傷、摔傷、觸電、溺水、吞食異物、食物中毒等等,輕者傷害身體,重者危及生命。作父母的一定要時刻繃緊安全弦,并適時給以孩子教育指導,確保孩子平安長大。
二、要做好孩子自主能力的教育培養。
這與守則并不矛盾,是在原則下的放手、放飛,讓孩子培養訓練更強的自主能力,畢竟成事第一看的還是個人能力和水平。父母千萬不能事事擔心,事事代做,保護太緊就是束縛太死,在大原則下大膽放手,就是激勵和支持!
三、要做好智力開發及創新思想的引導與保護。
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變化,善于激發和保護孩子的求知欲,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熱情陪伴孩子干自己喜歡且認為新鮮的事。這樣的孩子今后更有創新意識,探索精神。今后,社會急需有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人才。
第三個方面,正面管教孩子情緒問題。幼兒園小班的孩子還處在容易情緒化,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階段,很多家長面臨孩子難管教的問題,比如看到別的小朋友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哭起來,比如有的小朋友不愿與別人分享玩具,出現爭搶玩具現象等等,這都是容易情緒化,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作為家長我們可以采用正面管教中合作共贏的方法去引導孩子化解不好的情緒,正面管教的核心就是讓孩子在和善堅定的氛圍中成長,變成一個有責任心、有能力的人。父母跟孩子實現合作共贏共有4個步驟。
第一步,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當孩子在遭遇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之后,或者是在做錯事情之后,其實孩子心里都覺得難過、懊悔等,這個時候不要責怪孩子,你可以跟孩子說,"寶貝,你現在一定很難過吧?""我知道你一定不是故意的。"
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是理解自己的,是關心自己的。
第二步,表達對孩子的同情
那么對孩子犯錯之后,你跟他表達自己的理解之后,接下來你應該跟他說"沒事的,我以前小的時候也會這樣"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一種同情心。
第三步,給孩子描述自己在經歷同樣的事情時候的感受
仔細描述自己遇到事情的時候是什么感受,引起孩子的共鳴。
"那個時候我也是害怕極了""那個時候我很難過,因為我不小心打碎了杯子。""我想把杯子碎片撿起來""這時候我的爸爸走了過來"
第四步,引導孩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講述事情經過之后,可以適當地給孩子提出問題,引導孩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你是我的話,你覺得要怎么辦呢?""就像現在我們面對的這個,你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在孩子提出解決辦法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鼓勵,并適當提出自己的意見,不是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想法。
家長要懂得克制自己的壞脾氣,在孩子面前要樹立好的榜樣,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樣你才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爸爸""好媽媽",孩子才會更加服從父母的管教。
教育要因材施教,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以上是我個人育兒心得,說得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和家長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