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需要愛,更需要專業 ——徐夫真教授報告《助力孩子成長——家庭教育指導師的使命》
2019年4月24日下午,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碩士生導師、心理學博士徐夫真教授為“家庭教育指導師”第一階段課程培訓(總第16期)的學員們,帶來《助力孩子成長——家庭教育指導師的使命》專題報告。
如何來理解家庭教育指導師和他(她)的指導?徐教授從五個方面——WHY:為什么要指導;WHO:誰來指導;WHAT:指導什么;HOW:如何指導;:在哪里指導,帶領大家逐步理清對家庭教育指導的理解。同時家庭教育指導師要通過自己的不斷成長,充實自己的知識,以咨詢者利益最大化為原則,更好地幫助他人。
在講到家庭教育的需要時,徐教授為學員們播放了個案視頻“母女危機”。徐教授借此案例指明了案例處理的方法、分幾個階段及用了哪些技巧。她分享到,在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時,首先要做到客觀,不能將主觀情感帶入,需要遵守價值中立。而具體的步驟則可以分為:
1.通過傾聽或啟發式提問的方式暴露問題;
2.分析問題,找出原因,這里需要找到問題形成的主線;
3.解決問題,回歸核心問題。
徐教授特別說明,如果不是外面的風雨,我們可能不會發現房子出現問題。來訪者來咨詢,就像房子出現漏雨,作為家庭教育指導師,我們不能說把房子拆了吧(還沒有資源建立新房子),而是引導來訪者修補房子。我們是來訪者提供助力,而不是阻力,也不是主力。
怎樣成為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徐教授從多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專業的理論素養、職業素養、個人成長與發展。家庭教育指導師需要自上而下的理論探索,加上自下而上的案例反思,來奠定自身的專業基礎,最后找到符合自己個性的指導方式,形成自己的指導風格。
最后,徐教授還給大家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項:注意幫助者的角色或身份,指導但是不主導,關注學生與家長成長,做到指導的針對性和典型性,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愛心要與專業一致,幫助家長在有需要的地方看到自己的責任。
(二組學員代表總結)
今天下午聽了徐老師的精彩報告,受益匪淺。一個有問題的學生背后一定有一個有問題的家長。我從入職高中教師職業以來,當了7年班主任,深知學生教育的重要性,也面對了很多學生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有時真地不知所措,因為根據我們原先儲存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只能是杯水車薪。但我覺得孩子有問題,先走進孩子內心,換位思考很重要。今天聽了徐老師的報告,我覺得在教育方面有了新的抓手,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去嘗試。
徐教授帶病堅持作完三個小時的報告,人格散發魅力,課程無限精彩,感恩徐教授!感謝二組學員一天的優質服務!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