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教給孩子什么 名校長沈茂德:給家長的十個建議
現代家庭教育有哪些缺失?
雞娃教育的形成?
年輕家長又有哪些焦慮?
我們的孩子現在究竟缺什么?
怎樣才能點燃孩子前行的激情?
不同的學段會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揠苗助長是否會適得其反?
爸爸負責賺錢養家家庭教育教給孩子什么,媽媽負責教書育人,這樣的分工真的合理嗎?
父母的教育理念又該如何統一?
如何正確地陪伴和引導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家長們和整個社會需要共同關注的問題。
近日,名校長沈茂德就當下的家庭教育現狀,引用了以往的教學案例和學習分享,提出了四大感想和建議。
一?、優秀的家庭文化
首先,沈茂德校長表示,優秀的孩子都沐浴在優秀的家庭文化中,問題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個問題家庭的存在。
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孩子兒童期的“印刻效應”,所謂的“印刻效應”指的是在幼童的眼中,爸爸媽媽就是全世界。每個孩子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模仿父母的聲音、行為、語氣等。孩子在幼年時期所身處的環境很重要,而 “家庭生活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浸泡,孩子是酸還是甜,都在這種印刻式的浸潤中形成。” 沈校長說道。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承擔了最重要的角色,同時可以確認的是,父母在孩子家庭生活中,在孩子面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是孩子成長的“方向標”和“教科書”。
許多人永遠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生命的底色總是在你不諳世事的時候就悄無聲息地打好了。
二、 優秀的核心素質
其次,沈校長表示,優秀學生的成長,擁有共通的核心素質。我們可以通過研究這些學生的成長歷程,發現其中的規律,開拓家庭教育的思路。為什么一流學生能夠取得一流成績?
是因為他們擁有更高的IQ嗎?是他們更具有智慧嗎?還是他們更聰明嗎?其實一流的學生比其他學生做的更好的是以下三方面:永不放棄,內驅力以及自律。 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優秀的核心素質才能造就優秀的人才成長。
成長關鍵詞
興趣、夢想、習慣 (廣泛閱讀、生活樸素、學習勤奮、思維活躍)、性格(陽光、執著、合作)、視野(閱讀、行走、交友)
三、 家庭教育的品質
第三, 沈校長認為我們需要深刻認識和把握家庭教育的品質。家庭教育始于幼時的“印刻效應”,同時也貫穿于兒童成長的全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家庭教育就是培育“性格和道德的根系”的教育。沈校長從兩個根本意義上闡述了品質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從教育意義上講,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在常態生活中如何影響和引導孩子走向光明的遠方;從成長的意義上講,孩子的成長史,其實就是家庭生活的進行史。
四?、教育在于“陪伴”
最后,沈校長指出“陪伴” 是教育的基本形式。現在的普遍現象是孩子和父母普遍覺得不快樂,家長認為孩子不愿意學習,孩子不聽話很任性,而到底這是孩子的錯還是父母的錯?沈校長給出建議,在當前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家長需要做的是給孩子更多的耐心,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標桿。同時,沈校長再次明確指出及給出提醒建議:現在不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已很少,但倘若家庭教育的方向不對,那父母用力越大,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就可能越多,倘若教育的方法不對,則孩子的成長會多走很多很多的彎路,甚至會造就一個一個怪異的孩子。
沈校長給家長的十大建議
建議一:重視“家庭教育”課程
“家有書房”,培育孩子讀書的習慣。讓家庭生活永遠洋溢“熱騰騰的情感”;面對孩子,永遠拒絕“冰涼”。要讓孩子們懂得:遵守規則,才有美麗人生;要在家庭生活中有規矩家庭教育教給孩子什么,走上社會遵守規則。
建議二: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金礦
孩子需要大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勵。我們應該讓孩子在每天的生活中,總覺得有一種“磁場的力量”在吸引他前行;總感到有一種“無形的手”在暗中相助。同時,每個孩子都有他特別喜歡的東西,也一定有特別適合他做的東西。家長要幫助孩子去尋找。只要他去尋找,就能找到;只要他找到了,就會感覺到有一種激情從心里往外冒。
建議三:確認家庭教育的著力點
要千方百計地點燃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要千方百計地優化孩子們的學習習慣。
建議四:不要誤入教育沼澤地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教育謊言!
壓力就是動力?—— 媽媽一定不能“瘋”!
學習一定是快樂的?—— 不同學段是不同的!
建議五:不要做100分媽媽
要關愛,但不可寵愛,嚴格要求是教育的基本原則;不要包辦一切(包含思維)家庭教育教給孩子什么,習慣的培養,始于媽媽,成于媽媽。被媽媽抱著長大的孩子與跟著媽媽長大的孩子其人生將截然不同。獨立,是成長的第一步。
建議六:孩子的成長中,父教不可缺失
父教的缺失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父愛的感染力卻不容忽視。在這里推薦大家閱讀《我的事業是父親》這本書。
建議七:謹防“隔代溺愛”
在教育教程中,教育也應表現為一種幫助與校正。“個性”是孩子們潛在的優勢與特長,“任性”則是孩子們一種偏執的思維與不良的習慣。“溺愛”會使孩子任性、懶散,而這將成為孩子發展的巨大障礙。
建議八:網絡是工具,不是玩具
許多優秀的孩子因為迷戀網絡走向一般。上網應該是有管理的。
建議九:素質教育其實是一種樸素的追求
“清晰每一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奠定一種語言與行為的習慣”,“懂得尊重他人與恪守公民應該遵循的社會秩序”,“具有創新與創業的意識和能力”等,這些都可被看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建議十:家庭教育不僅需要決心,更要有方法
陪伴是最基本的教育形式,傾聽應該是家長的基本習慣,交流是家庭課堂的主要內容,示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課程。良好的家庭生活中,應始終彌散著這樣一些關鍵詞: 陪伴、傾聽、交流、鼓勵、批評、幫助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