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 顧明遠:學校教育如果不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將一事無成
小培老師說
重視家庭教育,對家庭相關知識的學習必不可少。
本文字數:2025 字
閱讀時間:4 分鐘
近些年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之后,大家開始對家庭教育重視起來。我認為,要把家庭教育搞好,還需要把整個家庭建設好,需要學學現代家政學。
現代家政學是社會教育中開辟的新領域,是建設現代家庭的系列知識體系,包含了家庭教育學、家庭經濟學、家庭社會學、家庭衛生學、家庭美學、嬰幼兒和青少年心理與教育等內容,對優化家庭、豐富社會教育內容,提高家庭文化精神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積極深遠的意義。
早在1987年,時任國家教委副主任的何東昌同志曾指示北京師范大學能否辦一個家政專業,把教育研究工作從學校推廣到家庭。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倡議,經過仔細研究論證,主要考慮到這個專業畢業以后的職業選擇問題,認為當時辦一個專業,時機還不夠成熟,但家政學的知識卻很需要,可以說是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具有一些家政學的知識。于是我們先在學校里開設一些家政學的選修課,首先開的是家庭教育學,沒有想到受到學生歡迎,選修這門課的學生超過了五百座教室的容量,可見這門學科的生命力。1990年我們還編寫了教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在中國教育電視臺舉辦了“現代家政學”系列講座,受到觀眾的歡迎。
開展家政學研究,推廣家政學知識,并非偶然。它反映了時代的要求、社會各階層的需要。經過多年的討論,我們越來越感到教育的社會功能是多方面的,為政治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還有文化的功能,要為文明建設服務,為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思想素質服務。教育不僅給人們知識和謀生的技術,而且要教給人們做人的道理。這種做人的道理,當然包含著社會主義社會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還包含著如何使一個人在社會上能夠和別人相處,能夠生活得充實美好。
隨著人民群眾的家庭物質水平普遍提高,必然在精神生活上提出更高更廣泛的要求,迫切希望提高家庭生活的質量,追求更加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由此,社會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開展現代家政學教育的要求。
社會是一個有機體,家庭則是社會的細胞。有了細胞的健康,才會有整個有機體的健康。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治理社會環境,必須抓好家庭環境的建設。家政學分析研究了家庭內部及家庭與社會的關系,指導各種類型家庭建設科學的家庭生活,合理安排和處理家庭事務,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倫理感情生活,促進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和發展,使人正確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系,樹立良好的家庭和社會風氣,促進安定團結。
開展家政學的研究和教學,是教育觀念向現代化轉變的必然結果。現代教育觀念是一種大教育觀念,它不僅局限于學校教育,而且擴大到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本來家庭教育的起源是最早的,但學校教育的興起,使家庭教育黯然失色,于是學校教育成為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但是家庭教育依然存在,不過由于它不受教育行政部門的約束,所以沒有人重視和研究它。現代教育重新把家庭教育提到應有的地位。學校教育如果不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將一事無成。
現在家庭結構簡單了,生活條件普遍改善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家長對子女的期望也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但由于社會上缺乏家庭生活指導和正確的教育方法,出現了許多孩子不會勞動、不愛勞動、不懂文明禮貌、不曉得艱苦樸素、缺乏毅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狀況,已經引起社會的關注和擔憂。
家政學的內容不限于家庭教育,對象也不限于未成年人,它是適合各種年齡階段的學問,是終身教育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和人事干部制度的改革,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從一線退了下來,賦閑在家。老年人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工作經驗,不僅可以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余熱,還可以在調節家庭生活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老年人通過學習現代家政學知識,并運用于家庭事務和社會事務,將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把晚年生活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對社會、對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家政學的興起很早。文藝復興時期,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富饒的商業城市在歐洲各地出現,一些大商人為保持家業不衰敗,親自撰寫家政論留給后代,教子女調整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后,家政學在歐美地區迅速發展起來,19世紀60年代,美國的大學開始設有家政學課程,美國國會還通過撥款,專門資助職業學校設立家政科,有的地方還專門成立了家政師范。日本更重視家庭知識教育,家政教育現今已經系列化。許多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培養家政學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
家政學教育在我國經歷了曲折的歷程。當前,首先要糾正那種把家政學誤解為培養太太夫人的片面看法,同時,注意剔除家政學中的封建思想,注入時代的內容,把這種過去只為少數人服務的知識解放出來,讓它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新家庭服務。
現代家政學還包括如何持家理財、正確消費,如何美化家庭和搞好家庭營養與護理等內容。開展現代家政學教育,不僅是時代的需要,而且是千家萬戶的緊迫要求。深入開展家政學研究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建設完善的符合國情的家政學體系,宣傳和普及家政學知識,勢在必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