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境就是教育家庭環境是最早對孩子發生影響的,孩子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受到家庭成員有意識的教育和潛移默化的影響.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最好的教育.創造良好的家庭人際環境家庭成員之間感情融洽,團結和睦,互相關心照顧,能使孩子感受到幸福.由于家庭的情緒氣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很大,在氣氛和諧的家庭里成長的孩子表現出有感情,有信心,有能力,關心人,樂觀開朗等積極的性格特征;而在氣氛緊張,父母不和諧的家庭里成長的孩子會產生憂慮,煩惱,膽小,畏縮,憎恨,對抗等消極的性格特征.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早期的生活經歷,情緒,經驗對他以后心理的健康發展有極重要的影響.因此,一個溫馨的全體成員人際和諧的家庭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家庭成員對孩子教育的方法一致,互相支持配合,能使孩子感受到所提的要求是家庭成員對他的共同希望.對孩子的教育主要采取正面教育,啟發誘導和形象生動的教育方法.如果家庭成員對孩子的要求不一致,會使孩子形成"見貌辨色"的兩面性性格,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表現.如爸爸要求嚴格,爸爸講的話即家庭教育,他一絲不茍地照做;媽媽要求稍松些,他就會有時執行,有時則不聽;奶奶寵他的話即家庭教育即家庭教育,他就會反過來支配奶奶做這做那.所以家庭成員對孩子的要求和方法要一致,態度要相同,否則,就會造成教育作用的相互抵消.創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家庭成員飲食隨和,注意清潔,勤勞儉樸,生活有規律,這對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大有益處.要使孩子從小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習慣,家庭成員就要以身作則,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愛吃這不愛吃那的情緒,而要表現出比較隨和的態度.要使孩子養成按時睡覺的習慣,家庭成員不要因為有好看的電視或者客人來訪而經常破例,甚至打撲克,搓麻將到深夜.要使孩子養成勤勞整潔的習慣,就要從小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他學習自己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整理圖書和玩具等,并且幫助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擦桌子,掃地等.通過實踐活動,加上家庭中成人的榜樣,不僅能使孩子豐富知識,積累經驗,發展有關的能力,并且能使他們從小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編輯方竹玲良好的家庭環境,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