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課外輔導屢禁不衰:富家子弟超名校新生半數 寒門難出貴子
2021年5月26日,韓國市民走在首爾的街道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最嚴重的時候,韓國仍有70%以上的補習班正常營業。(新華社/圖)
頻頻點頭打瞌睡,或者干脆趴在課桌上呼呼大睡,是不少韓國課堂的一景。
韓國的青少年普遍睡眠不足。2021年5月,韓國青少年政策研究院公布一項數據顯示,該國青少年平均睡眠時間為7小時18分,相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的青少年平均睡眠時間少1小時4分。
“課堂上,居然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睡覺。”美國《時代》雜志記者阿曼達·里普利( )親赴韓國,試圖探尋韓國成為“教育強國”的秘密。
看到這一幕,這名美國記者目瞪口呆。不過,課堂瞌睡并沒有影響韓國中小學生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測驗中名列前茅。
八成中小學生參加補習班,“私教育”市場超過33萬億韓元
韓國有學校教育和課外輔導兩大教育體系,后者又被稱為“私教育”“影子教育系統”。
“孩子們每天在學校10個小時以上,浪費時間學習那些自己并不需要的知識?!?010年秋天,朝鮮族人樸泰景從大連移民首爾后,先是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不久到大峙洞地區從事課外輔導,主要講授數學課程。
在他看來,“空洞的學校教育”是不少學生課堂上瞌睡的原因,而發達的“影子教育系統”則是韓國學生在國際測驗中名列前茅的關鍵因素。
位于首爾江南區的大峙洞是韓國“高端補習班”一條街,聚集了一千多家補習班。這只不過是韓國課外輔導市場的一個縮影。
韓國總人口5200萬左右,卻擁有超過10萬家課外輔導機構。據韓國統計廳公布的數字,2019年,韓國民眾為課外輔導花費了19.5萬億韓元。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則認為,私教育的市場規模已超過33萬億韓元,超過韓國軍費預算的一半。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韓國的課外輔導產業實現了近70倍的增長,吸引了大約30萬名從業者,這一數字超過了公立中小學教師總量的一半。即使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韓國的課外輔導行業依舊實現了5%的增長。
中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據社會組織“無私教育困擾的世界”調查,2000年,韓國參加私立補習班的學生占58.2%,三年后,這一數字升至72.6%。韓國教育開發院的報告認為,2020年,至少有八成中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
新冠肺炎疫情也沒有抑制課外輔導班的熱度。2020年3月,韓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仍有70%以上的補習班正常營業。根據現行法律,韓國地方政府只能建議各類學校停課,但不能采取強制措施。
當時,為了說服補習班停課避疫,韓國政府承諾為從事課外輔導的企業提供低息貸款。但在與韓國政府的談判中,“大韓補習班協會”以經營困難為由,要求政府提供相當于正常年份學費50%的財政補貼。最終,談判雙方不歡而散。
“除了高考延期之外,教育部沒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公立學校停課,反而讓更多的學生奔向了私人教育機構。”韓聯社援引全國教職員工會負責人的話說。
韓國教育部多次下令,要求補習班必須在晚上10點前關門。但在課外輔導企業和廣大家長的聯合抗議聲中,禁令不了了之。
“教育貧困家庭”加劇,社會生育意愿降低
一些“私教育”從業者也賺得盆滿缽滿。樸泰景記得,他初到韓國在航空公司工作時,每個月只有250萬韓元的收入。改行課外輔導教師后,他的收入則迅速升至一千多萬韓元。
“這不過是這個行業的中等收入?!睒闾┚罢f,被稱為“搖滾巨星老師”的安德魯·金是“私教育”行業的偶像,他將授課內容上傳到互聯網供學生付費閱讀,從2010年起每年的收入都在50億韓元以上。
但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課外輔導帶來的經濟負擔很重。但是,人生從起跑線開始就充滿荊棘……”45歲的李業頓(音譯)是韓國一家電視媒體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
五年前,為了讓兒女接受更好的基礎教育,李業頓在江南區高價購買了一所“學區房”。
韓國的小學和初中實行劃片入學,購房則實行積分制。其中,未成年人口數、無房輪候時間以及銀行存款是決定積分多少的三大因素。
成功購得“學區房”只是教育競爭的前奏。李業頓算了一筆賬:正在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每天要補習英語和數學,一個月費用至少50萬韓元,只補習數學的兒子每個月大約花費30萬韓元。
“補習費、餐飲費、通信費、還房貸,一個月的工資到手后很快就沒了。”李業頓說,一些家庭為了供孩子讀書而賣掉了房子,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讀書是韓國的歷史傳統。
大約公元958年,高麗王朝光宗皇帝從中國引入科舉考試制度。自此,“即使把耕牛賣掉,也要讓孩子讀書”逐漸成為各個階層的共識。
“我和丈夫一起不分晝夜地工作,也很難為兒子賺足高考補習班的學費?!苯鹋烤趩实卣f,“河溝里不會那么容易飛出一條龍。”
金女士在首爾一家寫字樓里從事保潔工作,每小時只能賺1萬韓元,她的丈夫開出租車,夫妻倆屬于韓國社會典型的低收入階層。
愈演愈烈的課外輔導業正催生出“教育貧困家庭”。按照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的解釋,“教育貧困家庭”是指因子女教育支出而背負債務的家庭。從韓國教育部和統計廳聯合發布的數據來看,這一群體大致有82.4萬戶家庭、305萬人。
高額的教育支出,導致韓國家庭高負債率接近極限,不僅擠占了養老等支出,也降低了年輕夫妻的生育意愿。據韓國育兒政策研究所統計,在讀公立學校、不參加補習班的情況下,養育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也需花費約3.1億韓元。如果加上課外補習費用,這筆費用將超過5億韓元。
“為什么放棄追加生育?”在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的一項調查中,43%的受訪家庭表示,“因教育負擔過重而放棄追加生育”。
當前,韓國正面臨少子化、老齡化等一系列嚴峻的人口危機。2020年,韓國僅有27萬嬰兒出生,較上一年度下降了10%,死亡率則增加了3%。聯合國人口基金會《2021年世界人口情況報告》顯示,韓國總和生育率已連續三年低于1。
通常,總和生育率保持在2.1以上,才能維持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不變。
韓式“私教育”大幅增加了育兒成本,降低了社會生育意愿。同時,少子化現象為“私教育”帶來的生源危機已初見端倪。
2000年,韓國6歲至21歲的學齡人口一度高達1138萬人。2020年,這一數字降至800萬人以下。短短二十年間,韓國學齡人口減少了近三分之一。韓國統計廳預計,2027年這一數字將繼續縮減至700萬人,2045年將降至612萬人。
韓國“私教育”產業也感受到了危機,紛紛瞄準中國、越南等國際市場。
富家子弟超“SKY”新生半數,“寒門難出貴子”
市場的過度介入讓教育逐漸成為資本逐利的戰場,韓國的大財閥經濟是“私教育”熱潮的推動力之一。
當前,韓國經濟實際上由三十多家大財閥把持。這些財閥企業提供的薪酬通常是其它企業的兩倍,還帶來更強的職業穩定性以及社會榮耀。但是,韓國的財閥企業更青睞來自“SKY”的畢業生。
“SKY”是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和延世大學三所名校的英文縮寫。每年都有韓國媒體或研究機構排列“SKY”校友在各大財閥企業高管中的名錄。每一屆內閣和國會組成完畢后,“SKY”校友在閣員和議員中的比重也是韓國社會關注的重點。
“韓國社會有著濃厚的學歷情結。男人一般認為成功的決定因素是學歷,女性則認為是外貌和學歷?!睒闾┚白⒁獾?,不論公務員考試、司法考試,還是各類企業招聘,個人簡歷表上最醒目的一欄都是“最后學歷”“最高學歷”“畢業院?!保恍┯萌藛挝簧踔烈髴刚咛顚憽案改笇W歷”。
不同學歷也是韓國職場收入差距的重要分水嶺。韓國統計廳稍早前公布的數據顯示,高中學歷的城市勞動者人均月收入為兩百多萬韓元,研究生則超過400萬韓元,幾乎文憑每提高一個等級收入則增加100萬韓元。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是韓國社會的普遍共識。越來越多的韓國家庭卻發現,知識的積累需要花費越來越多的金錢,家庭收入與教育支出掛鉤極大影響了教育機會的公平分配。
2020年10月,韓國獎學基金會向國會教育委員會提交的一份國政監察資料顯示,至少55%的韓國“SKY”新生出身高收入家庭,只有1.6%來自月收入不足100萬韓元的低收入家庭。
這種“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在10年前就開始顯現。韓國《中央日報》與職業能力開發院一項針對8000名大學生的背景調查發現:出身貧寒家庭的畢業生比例,從1990年的13.4%驟降到2010年的5.8%。
父母的收入越高、社會地位越高,越會重視孩子在課外輔導方面的投入。2021年3月,教育部與統計廳發布的《2020年小學、初中、高中課外輔導費調查結果》顯示,高收入階層課外輔導費每月花費50萬韓元,低收入階層每月花費不足10萬韓元,二者相差5倍。
“公立教育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一個孩子成功的關鍵取決于勺子的顏色(家境),取決于對課外教育的付出?!睒闾┚罢f,只有商業高中學歷的“平民總統”盧武鉉、開米店發跡的現代集團創始人鄭周永已不再是“勵志的神話”。
家庭的經濟水平對子女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至文在寅總統在大選時提出了“修復教育天梯”的口號。韓國《中央日報》文章認為,這幾年,教育公平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平民家庭的孩子實現“寒門出貴子”的可能性也漸漸消失。
韓國政府向“私教育”動刀
韓國的課外輔導行業興起上世紀60年代末,歷屆韓國政府的政策都在“堵”與“疏”之間搖擺。
經歷三十多年的野蠻生長后,1981年,全斗煥政府通過《學院法》。該法案第9條明確規定,禁止舉辦課外輔導班,違令者將處以罰款甚至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韓國的家庭教育,韓國政府當時還組織了“課外輔導執法隊”。
“這是對課外輔導最嚴厲的打擊,依舊是色厲內荏?!崩顦I頓記得,課外輔導老師深夜“偷偷摸摸”來家授課,有時候也偽裝成親戚或家政阿姨串門,甚至開著小汽車到郊外小樹林補課。
在家長與課外輔導老師的“游擊戰”中韓國的家庭教育,全斗煥政府嚴厲的“730教育改革”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不過,全斗煥政府推出的高中內審考核(學校推薦)制度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為高考改革帶來深遠的影響。
此后,內審制度卻逐漸在權力尋租中變異。由學校操控的內審制度核心是“綜合素質”,這依舊受到家庭地位的影響。
上世紀90年代后,韓國政府采取高中教育多樣化政策,允許民間資本開辦高中,一些家長不惜重金將孩子送入英語高中、科學高中、文藝高中等,以提高孩子在內審時的“綜合素質”分數。
2019年夏天,高中內審考核制度在時任法務部長曹國案中成為眾矢之的。曹國及其妻子被指控為女兒偽造獲獎證書、利用職權助其入讀名牌大學。韓國輿論指責,得益于父母的權勢,曹國的女兒小小年紀就成為SCI級別醫學論文的第一作者。
全斗煥政府開創的內審考核制度至今依舊存在,它采取的禁止課外輔導政策早在1984年名存實亡。禁令一放松,課外輔導業則出現了報復式增長。1993年,韓國的課外輔導開支一度達到4.86萬億韓元,相當于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的16%。
多名韓國總統也采取了“圍堵”的策略。1998年,金大中總統在就職演說中誓言,“要把年輕人從課外輔導中釋放出來韓國的家庭教育,讓家長解脫課外輔導帶來的沉重經濟負擔”。
金大中總統雄心勃勃的計劃,在2000年4月被法院判定違憲。
學歷的邊際效應遞減,“私教育”依舊根深蒂固
在過去的30年間,韓國僅對高考政策就進行了至少21次較大的改革調整,努力卻沒有贏得多數家長的掌聲。
“高考改革的目的就走偏了,它努力把課外教育拉下水,卻沒有把公立教育推上臺?!崩顦I頓批評說,“每一次改革都號稱要減負,實際上只是‘解放了它(學校)自己’,最終將責任踢給了家長、推給了輔導班?!?/p>
多年來,“私教育”一直是韓國社會經久不衰的公共話題,這也反映在《學習的背叛》《天空之城》等多部影視作品中。2018年12月,黑色喜劇《天空之城》開播,收視率一度飆升至17%,將不少綜藝節目遠遠地拋在后面。
《天空之城》沒有引起韓國社會對私教育問題的深層反思,不少家長的第一反應卻是,“到哪里去找《天空之城》中那樣優秀的高考輔導老師?”
“私教育”的觀念在韓國已是根深蒂固。1945年8月,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后,韓國的文盲率高達53%,只有14%的韓國人接受過學校教育。
光復后,朝鮮半島南北分治,大約九成的礦產資源集中在北部。韓國人相信人才和技術可以改變國運,再窮不能窮教育。當時,韓國3.3萬名中小學教師中有七成來自日本殖民者,隨著他們戰敗回國,韓國不得不依靠私立教育,鼓勵私人辦學,私教育為此后的“漢江奇跡”奠定了基礎。
如今,韓國躋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其經濟騰飛的主要因素就是人才和技術。見證了“漢江奇跡”的老一輩韓國人自然對教育的重要性有著深刻認識,至今仍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如果你有一匹馬,就送它去濟州島。如果你有一個兒子,就送他去首爾?!?/p>
首爾是韓國優質教育的集中地,優質教育則是韓國人經歷經濟社會動蕩的護身符。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韓國經濟一片哀鴻,裁員潮來臨?,F代重工工程師閔喆九形象地對媒體描述,“金融危機后,韓國社會的兩極分化更加明顯。在三星、現代這樣的大企業,普通職員的年薪都可以拿到5000萬韓元,小企業做同樣工作的員工就只能拿到2000萬韓元,全社會因此拼了命地向上層社會擠。”
作為通往上層社會為數不多的通道,韓國社會也因此出現一種教育怪現象:經濟越不景氣,初高中生的私教育費反而不斷逆勢增長。1998年,韓國小學生的私教育費減少了9.1%,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私教育支出卻分別增加了5.3%和2.8%。
小學生課外輔導主要集中在音樂、體育和美術,初高中生主要補習科目則為英語、數學、科學等文化課,后者更直接地為高考指揮棒所指引。
隨著高等教育的逐漸普及、經濟不景氣導致的失業率飆升等因素加劇,也讓學歷的含金量出現了邊際效應遞減的趨勢,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最新統計,大約98%的韓國年輕人可完成高中教育。其中,75%會繼續上大學,但只有2%才能進入“SKY”大學。
“SKY”的含金量依舊堅挺,因此,多數韓國家長更重視通往精英之路的私教育。教育的錯位也導致韓國社會出現了“大學生滿街跑,水電工找不到”的怪現象。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姚萌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