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教育一直是困擾父母的大問題,到底什么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教育吧。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整理的《有關(guān)教育主題的800字作文范文6篇》,供您參考。

篇一:有關(guān)教育主題的800字作文范文

教育是人一生中必不可缺的。好的教育能使人一生幸福,并活得有所成就。如果說成就是魚,那么教育就是水;如果成就是鳥,那么教育就是天空;如果成就是奔馬,那么教育是廣闊的大地。所以說好的成就源于教育。因此人人都想尋找那最好的教育,我想說:不用找了,其實它就一直在我們的生命之中,最好的教育就是磨難!

每當我聽著第九交響曲那激昂富有節(jié)奏的旋律,我就會想起那個在磨難中盡情揮灑自己才華的音樂巨人——貝多芬。年少的貝多芬當時已成名,此時他應滿足于自己的生活。可接連的災難打破了他看似完美的一切:他的耳朵聾了,與他相戀的女友也走了。面對這雙重打擊,貝多芬沒有退縮,他張開雙臂,充分地接受著這次磨難的洗禮。這次磨難,使他深刻體會到了人生的多變無常與人生的價值,從此他并不滿足于自己先前所得到的榮譽與鮮花,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創(chuàng)作事業(yè)中去。他要用辛勤的汗水來填滿那磨難所教給他的生命的價值。磨難——最好的教育,使他成為了最偉大的音樂家。

還記得那飽含硝煙與屈辱的年代嗎?1900年的火燒圓明園、日本侵華戰(zhàn)爭中的《馬關(guān)》《北京》《南京》那一個個不平等的條約……還能想起那些悲慘的畫面嗎?一處處房屋被焚燒、一座座設(shè)施被轟炸,那些貪婪的強盜門舉起手中的刀向苦難的人們砍去。天上飛機一顆顆炮彈扔下,地上坦克將一座座房屋推倒……硝煙散后,街上一片狼藉,到處是無家可歸的人們。侵略者們認為中國人民從此倒下了,但令他們想不到的是,他們恰恰給了中國人民最好的教育——磨難。

磨難中,人們學會了怎么跌倒后再爬起;磨難中,人們學會了怎樣自強;磨難中,人們學會了怎樣反抗;磨難中,人們學會了要用西方的先進技術(shù)來建設(shè)我們的國家;磨難中,人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磨難中,人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從此以后,侵略都們就再也沒有占到過一一絲一毫的便宜,而我們的人民經(jīng)過磨難的洗禮后愈戰(zhàn)愈勇,最終將侵略者趕回了自己的老家。雖然這樣,人們也沒有忘記這個“最好的教育”,而是朝著目標堅定地向前踏步,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超級大國,這難道不要歸功于最好的教育——磨難嗎?

放眼望去,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再次詮釋了磨難是最好的教育:姚明成名前身體的缺陷、海倫成為名作家之前的黑暗、朱元璋稱帝前的悲慘不都是最好的事例嗎?所以說,讓我們用一顆學子之心來面對磨難——這最好的教育的洗禮吧!

篇二:有關(guān)教育主題的800字作文范文

看過這樣一則漫畫:在樹下,兒子在看書,爸爸在樹上往兒子頭上砸蘋果,兒子的頭上已經(jīng)被砸出了一個腫塊,和媽媽的手里還高高舉著一籃滿滿的蘋果。這幅漫畫的標題是:不信把兒子砸不成牛頓第二。這個深刻的嘲諷了當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的錯誤。我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應與時俱進。

在這幅漫畫里,最引人深思的是孩子頭上的腫塊,它代表的舊時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傷害,這啟示著父母不應該采取偏激的舊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管教,偏激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漸漸產(chǎn)生叛逆心理。所以我認為,父母應當引導孩子,而不應當約束管教孩子。

更令人驚心的是這幅漫畫的標題:不信把兒子砸不成牛頓第二!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我能理解,但過于遠大的目標直接壓在孩子身上,只會把孩子壓得透不過氣來。父母應當引導孩子達成一個一個小目標,從而步入成功的殿堂,而對于這些小目標,也應當是根據(jù)孩子的夢想來定,不應該強制性要求孩子。

而對于國家和社會而言,這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巨大的傷害:社會上的各類人才不能得到發(fā)展,孩子們都會陷入“蘋果”危機當中,從而不能發(fā)展理想,最終只會導致社會上的多元化人才消失。

而在教育孩子上,孟母無疑是成功的。她在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模仿后,他做的并不是管教,不是_孩子改正,而是遷去學院附近,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飽讀詩書的人。從而,孟珂也不負厚望,成為了繼孔子之后的“亞圣”。

請不要再用“砸蘋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了,照搬來的方法并不適用于每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夢想,請不要掐滅他們的夢想,教育方式應當因人而異。

或許,現(xiàn)在有許多父母都是以“砸蘋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或許許多孩子還處在被“砸蘋果”的痛苦中,孩子們不應該壓抑自己的夢想,_式的教育方法毫無作用。同時,父母們應該多向孟母學習,理應尊重孩子的理想,并加以正確引導,引領(lǐng)孩子走向成功的殿堂。

每個成功人的背后都有懂教育的父母,愿天下父母都能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成就孩子最美好的人生!

篇三:有關(guān)教育主題的800字作文范文

捧著葉圣陶先生的《教育與人生》,細細讀來,我對“改變?nèi)松姆椒ā?圣賢教育”這一點感觸頗深。

在《教育與人生》中,葉圣陶先生具體闡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認識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這三個教育與主體的人和客觀的世界構(gòu)成的人生關(guān)系。三大觀點不僅體現(xiàn)著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跡,更是想告訴我們,在將來的教育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自身“人”的特性和客體環(huán)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義,明確心靈深處的真正訴求,而不僅僅局限于表層的物質(zhì)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與人生》中所體現(xiàn)的葉圣陶先生“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觀點讓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話“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領(lǐng)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領(lǐng)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良好的教育使得一個人成為真正的人,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夠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給迷蒙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孱弱的身軀帶來強健,給彎曲的脊梁帶來挺拔,給卑瑣的人們帶來自信。而一個擁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為幸福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和美好社會的建設(shè)者。”當時讀完這句話并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葉圣陶先生的《教育與人生》,才發(fā)現(xiàn)葉先生的書,便是對這句話最好的注解。我也從書中體會到了教師的“教”的真正內(nèi)涵。“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葉老說得很明白“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shè)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也就是說,所謂“教”,重點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啟發(fā)、引導,培養(yǎng)能力。所謂“不教”,是在教師的引導訓練下,學生擁有自己學習的能力了,能獨立探索實踐、解決問題。這也就達到了“教”的目的。

讀到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與人生》這本書真正的啟示意義,真正意識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認識其自身為前提,在認識自我和環(huán)境的基礎(chǔ)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確、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習慣和觀念,建立起新觀點。接著,學會用教育的成果來豐富成就自己的人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將有意義的人生境界變?yōu)楝F(xiàn)實,實現(xiàn)人生價值。我想這樣才是我們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義問題。

篇四:有關(guān)教育主題的800字作文范文

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矩是一個人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的準則。中華民族素來以嚴謹?shù)淖黠L和得體的禮儀聞名于世界。而這,全都歸功于良好的家風家訓。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中,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優(yōu)良家風的典范。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被后世尊為“亞圣”的孟子,小時候很貪玩,孟母為了把他教育好,曾經(jīng)搬過三次家。剛開始時,孟子的家在墓地附近,年幼的孟子經(jīng)常看見送墓掃墓的情景,于是總學著跪拜、哭嚎。孟母認為這樣對孟子的影響很不好,就把家搬到了鬧市附近,可孟子又學起討價還價來,孟母又把家搬到學校附近。從此,孟子每天看到的都是富有學識的讀書人,聽到的都是朗朗的讀書聲,便跟著讀起書來。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一氣之下,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折斷,說:“你學習就像織布一樣,需要日積月累才能學成,而現(xiàn)在你逃學回來,就像這快織好的布一樣,以前的功夫都白費了。”孟子聽后如夢初醒,開始努力學習,終于成了有用之才。試問,若孟子沒有這樣一位深明大義的母親,他還會有以后的成就嗎?

無疑,孟子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家教。家是我們?nèi)松牡谝凰鶎W校,是我們學習人生基本準則的地方。家庭教會我們辨別好與壞,善與惡;教會我們面對成功與失敗,平坦與崎嶇;教會我們?nèi)绾螛淞⒄_的人生觀,怎樣朝著夢想前進。

有人會問,難道家教一定是擺大道理嗎?其實不然。回望我們的童年,長輩對我們的教育往往是從“一粒米、一根線”開始的。而這看似不起眼的“一粒米、一根線”,也許就是人生長跑的起點。或許我們早已聽膩了長輩的嘮叨,厭倦了父母的教導,但這生活中不經(jīng)意間刮過的一陣陣“耳旁風”,就是我們的家教。這些似乎被我們輕視的“耳旁風”,其實早已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做一件事前,我們總會習慣性地思考這件事是對還是錯,會不會對某個人有影響,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這些或許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改變,正是家教使我們受益之處。

一個人一生受到的最好的教育,就是他的家教。我們身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更應該自我勉勵,秉行并傳承良好的家風,為民族復興夯實基礎(chǔ)!

篇五:有關(guān)教育主題的800字作文范文

成才今天是一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時代,是一個競爭空前激烈的社會,要在這樣的社會中成才,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是起決定作用的,只有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才不可忽視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助推器。 良好的家教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遠大的志向。

如果父母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小孩子也會對生活充滿熱愛。如果父母是生活在灰暗的人生中,小孩的天空就不會陽光燦爛。父母堅定的追求和事業(yè)心、責任感對孩子有著榜樣的作用。

正如德萊賽在《嘉麗妹妹》中所說的:“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優(yōu)美,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yǎng)得堅強、正直。”孟母三遷,有了她正確地引導,才會有一代奇才孟子的雄辯;岳母刺字,有了她的殷切期望,才會有威震胡虜?shù)脑里w;蘇洵立志,有了他的勤學示范,才會有“一門三父子,皆是大文豪”的美談。良好的家教,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 良好的家教有利于形成孩子開朗的個性。個性決定命運。

一個樂觀、開朗、熱情、勇敢的人,在工作中總給人生龍活虎的感覺,而一個沉默、內(nèi)向、孤獨、膽怯的人,在工作中卻只會給人一種畏畏縮縮的感覺,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良好的個性又是需要父母用愛去塑造的:鼓勵、贊揚、肯定、支持,定會讓孩子充滿自信;批評、指責、打罵、否定,只會讓孩子變得無所適從。

海倫·凱勒不是在家庭的陽光下獲得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的么?史鐵生不是在母親默默的忍受中感悟人生的價值的么?勃朗特姊妹不是在父母的文學影響下形成寫作的興趣的么?家教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重要一環(huán)。

良好的家教有利于形成孩子健康的心靈。時下有很多關(guān)于年青人或少年人行為殘忍的報道,如往狗熊身上潑流酸,用木棒打擊小朋友的頭部,結(jié)伙打殘疾人等等。而實際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些行為大多與他們得不到父母的愛或長期受虐待有關(guān),他們的心靈因為沒有了父母的關(guān)愛而嚴重扭曲,仇視一切。因此,良好的家教是形成孩子健康心靈的一片沃土,有了它,才更有利于健康心理的生長;有了它,才便于孩子走好成才的第一步。 良好的家教有利于形成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人生觀和世界觀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取向,而家長對孩子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有的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會有改變,但最初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如果從小就形成了好逸惡勞、弄虛作假、欺瞞哄騙、金錢至上等觀念,那他的人生就是危險的。而良好的家教就是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世界人生的正確看法,“子不教,父之過”,父母在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我們要說,良好的家教就像指南針,永遠指引著孩子向正確的方向航行;就像一片沃土,永遠滋生著健康的人格;就像一只助推器,將孩子送上起飛的跑道。孩子的成才怎能沒有你——家教! 評析:該文立論嚴謹,用“有利于”幾個字,從正面立論,準確詮釋了話題兩概念間的辯證關(guān)系。

在行文中也很注意說話的分寸,如第一段先強調(diào)成才靠自己然后提出“不可忽視的因素”就顯得邏輯嚴密。其次思路清晰,論述充分。全文從“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遠大的志向”“有利于形成孩子開朗的個性”“有利于形成孩子健康的心靈”“有利于形成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四個方面,條理清晰地論述了家教對孩子成才的好處,有力地支撐了自己的觀點。

篇六:有關(guān)教育主題的800字作文范文

偶然間翻報紙,看到一則讓人咋舌的新聞.某女中學生感冒了,其母親竟連夜坐飛機送感冒藥.這名女生感冒時,同宿舍的同學幫她買了感冒藥,但她居然說自己感冒都是母親看著吃藥,自己從來不亂吃藥。大家無奈之下只得打電話給她的母親。

初一看,只覺得這學生傻,這母親昏。但細一想,是什么造成的?我們國家的家庭教育怎么弄得學生吃什么藥都不知道了?我忽然感到,我們的家庭教育關(guān)心的范圍太狹窄了。

“子不教,父之過”我們的先祖早就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我所理解的家庭教育,是要教育孩子課堂上學不到的。我們的家長在家也只是重復地說如何學習,如何把成績搞好,如何考試等等,而誰又在家長那了解到生活中的常識呢?家庭教育是要引導不諳世事的孩子適應社會,學會生活,而不是單純地如何在學校取得好成績。我們在家庭教育中獲得的知識在將來的用處總會比在學校學到的大,因為你每天都活著,但不必每天都工作。至少,我們得知道得什么病得吃什么藥。我們的家庭教育也很少出現(xiàn)道德的內(nèi)容。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道德的教育在學校也是缺失的。是什么把我們變得自私,變得驕縱,變得道德品下?我不敢說全是家庭教育的失職,但家庭必須承擔責任!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家長們能意識到這個問題,補全家庭教育的空白。

誠然,家庭教育是個很大的問題,我不指望自己能闡述明白。人類或多或少是有點控制欲的。家長們也總是想把孩子控制在手中。世無巨細,事必躬親。這樣的家庭教育顯然是失敗的。有很多的家庭都是這樣,父母總是孩子的保護傘,任他風吹雨打,父母能頂萬重山。這樣的孩子沒有經(jīng)歷挫折,沒有經(jīng)歷失敗,沒有經(jīng)歷痛苦,軟弱得如同棉花糖,放在嘴里,不費多大勁就可粉身碎骨。前些天,一個清華的研究生自殺了,原因就是三個月沒找到工作。我想他的學生時代必定是在父母的重重保護下成長的,這樣還不算重大的打擊已經(jīng)可以奪去他的生命。我無法想象還有多少鮮活的生命在將來會這樣消逝,但我希望家長們得負起責來,稍微送開你們緊擁的雙臂,讓孩子接受風雨的洗禮,沒有挫折的童年是不完整的。與其讓他在社會的旋渦里犧牲不如讓他現(xiàn)在受點小傷但今后可以活得更好。孩子都是父母掌心的寶貝,但是他們總要靠自己。冰激凌不吃總會融化,孩子不受挫折總會變得軟弱。為了孩子將來在社會上的生存,家長們應該放手。

但是,我們不能完全不管孩子。有的父母工作忙碌,完全忽視了家庭的教育。每天起早貪黑,總是嘴里說著為了孩子好,可卻不知道他們失掉了對孩子應該的愛護。我看了兩會期間留守家庭孩子的專題報道。他們沉默寡言,但是雙眼中透著某種希望。我認為這樣會造成孩子情感上的缺失。孩子總是認為自己的父母是最愛自己的人,但是他們都不在身邊,就會感到無比的失落。變得暴躁,變得易怒,變得封閉,這都是時間的問題。這樣的家庭存在著巨大的社會安全隱患。我所了解的青少年罪犯他們的家庭教育和家庭關(guān)愛是殘缺的。這種家庭的孩子十分容易在這個危險和誘惑并存的社會上迷失自我。因為沒有人來引導他們怎么辨別好壞,辨別是非,辨別利害。這是把尖刀,直直地刺進了社會的胸膛,也刺進了每個人的心臟。我們的心,都是一痛一痛的。

我能想到的就是這么多了。我們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大部分是因為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我們的社會看似欣欣向榮,但問題著實不少。很多都于金錢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每個人都知道,沒有金錢是無法保證生存的。大家都在拼命地掙錢,我們都知道掙錢不容易。我們的世界是物質(zhì)的,所謂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大概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的社會只有金錢,教育也就只會有利益至上的原則。總之,我認為我們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是需要改進的。這有賴與全社會的努力。因為這些問題是社會造成的。當我們的家長知道如何教育下一代的時候,我們才有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