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中心 中華家教 家庭教育立法將“
傅國亮
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人民教育》雜志原總編,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原副會長
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生效實施?!都彝ソ逃龠M法》頒布后,專家的解讀文章視角豐富且各具特色,精彩紛呈。同時,促進法培訓班在線上線下如火如荼地開展,展現了家庭教育人的責任擔當和主動作為。關于如何學習、宣傳、貫徹《家庭教育促進法》,在這里我談三點新認識,與大家探討交流。
一、家庭教育立法的主要意義是“家事”上升為“國法”
《家庭教育促進法》于2021年10月23日正式頒布。立法確定了家庭教育工作中各方的責任、領導體制、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以及罰則,家庭教育成為依法治國的“政府責任”和“國家事權”。關于家庭教育“立法”的意義,普遍認為,《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將家庭教育由舊時期的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我則認為,家庭教育立法的主要意義是將“家事”上升為“國法”,或者說,“國事”成為“國法”。
家庭教育既是“家事”又是“國事”的理念不是今天形成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為重要“國事”,這樣的理念僅是愿望。1996年全國婦聯和國家教委聯合頒布第1個《全國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計劃》,家庭教育工作由民間主導轉變為政府主導,家庭教育終于成為“國事”,即成為“國家事權”。但是,家庭教育沒有“立法”,沒有成為“國法”,就沒有納入依法治國的序列。
家庭教育立法是黨中央的一項決策。當年,研制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明確10年間要修訂6部教育法律,研制頒布5部新教育法律,家庭教育立法名列其中。如果對家庭教育立法,家庭教育就獲得了應有的地位,在法律上擺脫了被邊緣化的問題。這是《規劃綱要》對家庭教育的重大貢獻。
教育部辦公廳2021年12月發布了學習宣傳貫徹《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各地要把學習宣傳貫徹家庭教育促進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各地要推動學校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有效模式”[1]。學習宣傳貫徹《家庭教育促進法》教育系統要積極參與。
2022年3月頒布的第6個家庭教育五年規劃,責任部委由9個增加到11個,增加了最高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彰顯“家事”納入依法治國的序列?!都彝ソ逃龠M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導家庭教育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家庭教育工作專項規劃”[2]。根據“有法必依”原則,今后由各級政府(部門)頒布家庭教育重要文件或成常態,這是“家事” 上升為“國法”的法治效力。2022年新年伊始,“家事”上升為“國法”的威力隨即顯現。在江蘇盱眙,一名未成年人罪犯的父親收到了法院發出的《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法律人士說:“家長從此以后要學會‘依法帶娃'?!薄耙婪◣蕖睂⒊蔀榘傩丈畹男吕砟睢?/p>
二、家庭教育法理念要跳出“公權與私權”的糾結
關于家庭教育工作,直到今天仍有觀點認為:家庭和家庭教育屬私人領域,公權無權干涉;國家制定家庭教育的培養目標,實際上是公權干預了私權;家庭教育的主要責任在家庭,國家不宜過度干預,要尊重家庭教育私人性和自主性的本質特點。這種理念隱含著“公權與私權”的糾結。
在國外,家庭教育也曾被邊緣化,因為他們的理念是公權不能干預私人領域。但是西方社會現實,改變了他們的看法。社會取得的共識是,家庭和家庭教育的某些部分是私人領域,其他人不應干涉。但同時有某部分也是公共領域,因為子女教育既關系家庭平衡(和諧),又關系未來社會成員勞動者的素質,家庭狀況的演變將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就是國家為什么要關注和干預家庭事務,強調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原因所在。因此,西方國家轉而積極地來實施家庭教育。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認為,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掌握在母親手中。所謂掌握在母親手中,即取決于家庭教育。福祿貝爾在家庭教育與國家命運的關系中,闡述“母親”的偉大意義,實質上闡述的是“為國教子”的理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國外家庭教育的立法理念的轉變,其傾向不是擔憂公權的過度干預,而是立足于為公權介入家庭教育提供法律依據。日本在2006年12月修訂《教育基本法》的時候,新增了“家庭教育”條目,將家庭教育納入其中,指出:“國家和地方公共團體要尊重家庭教育的自主性,并采取必要措施為監護人提供學習機會、信息及其他援助。”[3]從而在法律上規定了國家對家庭教育的責任。
我國早在1997年,教育部與全國婦聯就頒布了第一個《家長教育行為規范》,國家“第一次”為家庭教育中家長教育行為“立規”,明確規范家長教育行為的“國家意志”,邁出公權干預和引導私人領域教育行為的重要一步。
2021年3月,中央批準出版了《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一書??倳涥P于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戰略思想重要組成部分,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倳浉呶萁驳刂赋觯骸皻v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盵4]這是歷史和現實給出的結論,不是主觀臆斷。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們要認識到,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5]“還要認識到,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6]總書記還強調“廣大家庭要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7],這是“高尚的家國情懷”[8]。家國關系,是總書記闡述家庭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因為家庭教育、家庭建設和國家民族有命運與共的關系,國家才要干預私人領域,才要干預家庭建設,干預家庭教育。我認為,總書記把家庭家教家風定位在家國關系當中,是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明確了家庭教育既是家事,又是國事。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為國教子”是國家意志。
同樣,《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也要跳出“公權與私權”理念的糾結。正如《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一章總則第三條明確:“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盵9]以法律形式確立“立德樹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這與“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學校教育是完全一致的。再如《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一章總則第一條,開宗明義指出:“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薄芭囵B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0],這既是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也是家庭教育的培養目標。這要求我們遵循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開展中國特色的現代家庭教育,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及其關系
“教什么”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薄敖淌裁础睕Q定著是“什么樣的家教”,決定著培育“什么樣的人氣”。“教什么”是家庭教育的重大政策。
《家庭教育促進法》將家庭教育“教什么”的內容作為重點來闡述,其內容可以概括為“家庭教育五六九”:第五條列舉了家庭教育五項要求,即五項原則,如“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遵循家庭教育特點”等內容;第十六條列舉了開展家庭教育的六項主要內容,如“教育未成年人愛黨、愛國、愛人民、愛集體、愛社會主義”“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成才觀”“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第十七條列舉了家庭教育的九種方式方法,如“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相機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等?!凹彝ソ逃辶拧卑膬热轂楦改富蛘咂渌O護人積極主動正確開展家庭教育提供了指引。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我們可以把家庭教育“教什么”概括為兩大主題或兩大任務。
一是總書記明確的“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11]?!都彝ソ逃龠M法》將其表述為“家庭教育是對未成年人實施的道德品質、知識技能、文化修養、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12],開宗明義將“道德品質”擺在家庭教育第一位。中宣部等七部委在2021年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實施意見》中也強調“突出少年兒童品德教育關鍵”[13]。文件用“關鍵”這個詞,來表示總書記提出的“品德教育”“做人教育”這一大任務。
二是總書記強調的“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略任務”“在家庭工作中找準立德樹人的切入點”[14]?!都彝ソ逃龠M法》明確“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15],以法律形式確立立德樹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16]。這是“培養什么人”的性質標志。立德樹人的重點在于“立”理想信念之德,否則,無“樹人”之義。在家庭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可從培養家國情懷入手。
我認為,家庭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務”是指出了家庭教育的特點和天然優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影響和決定著人的品德和人格。同時也是教育政策的要求,是黨和國家指導家庭教育的要求。兩大任務的關系,前者講家庭教育的本質功能,“促進人的品德成長”,這是重點;后者講家庭教育的社會功能,“為國教子”,這是要點。二者不可比,又不可偏廢。
【參考文獻】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