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念和做法_理念正確家庭教育心得體會_家庭教育的正確理念

談起家庭教育,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子女培養好,教育方式方法就像是過河的船或橋,是完成家庭教育任務、實現家庭教育目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其實,比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更為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行為的先導,支配著教育方式方法,決定著教育方向,是家庭教育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我國傳統家庭教育中具有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產,長期以來為我國很多家庭所傳承和借鑒,成為我國家庭教育的主流,對于我國人才的培養、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國家庭教育傳統的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家庭教育的正確理念_家庭教育理念和做法_理念正確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1.提倡德教為先、做人為本

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無不把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品德教育放于首位,認為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做人、立世的根本,勉子立德、誡子自立、教子孝親、訓子以儉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培育孩子成為一個有良知、能自立、懂孝道、有責任心的德才兼備的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

理念正確家庭教育心得體會_家庭教育的正確理念_家庭教育理念和做法

2.主張愛而有教、及早施教

家庭教育是在具有血親關系的人之間進行的,主要是長輩對幼輩進行的,天然的情感容易產生對子女的嬌慣溺愛,特別是忽視對孩子早期的嚴格要求。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歷來主張對子女的教育要從嚴、從早,嬌慣、溺愛孩子對他的成長非常不利。

家庭教育理念和做法_理念正確家庭教育心得體會_家庭教育的正確理念

3.倡導長輩的榜樣示范

有一個小男孩,一天偷了爸爸200元錢買玩具,被爸爸發現了,爸爸把他叫到跟前,氣沖沖地說:“這么小就開始偷東西,長大還得了!你給我站到門外去,站一個小時!”當時北方正值寒冬臘月,屋外寒氣逼人,小孩子在門外站不一會兒,就開始哆嗦起來,爸爸看著孩子的可憐樣兒,突然意識到,孩子犯這樣的錯,根本原因是自己平時就沒有好好關心、教育過孩子,這時,他也站到兒子身邊,對兒子說:“孩子,偷錢是你的錯,我也有沒教育到的責任,爸爸罰自己站一個小時,你站半個小時就行了”。父親的認真和懲罰分明,打動了孩子的心,此后,孩子再也沒犯過同樣的錯。

《顏氏家訓》中強調:“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指出了上行下效、先施后學這樣的家庭教化對兒童影響極大。司馬光提出了他“嘗示以正物,以正教之”的觀點,告誡做父母的“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不正,猶生長于齊不能不齊言也。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不正,猶生長于齊楚,不能不楚言也。”主張兒童自幼要經常看到的正面榜樣。

理念正確家庭教育心得體會_家庭教育理念和做法_家庭教育的正確理念

4.重孝悌、忠義、仁愛

中國傳統文化實質上是一種倫理文化,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根脈追根探源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后來孟子對其發揚光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最根本的準則就是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把孝道推演開去,形成了中華文化里“君仁、臣忠”思想。

5.重視社會環境和家風的熏陶

有一位老師發現班上有一個同學張口閉口“他媽的”,多次批評,也不見成效,于是,決定到學生家中去家訪,想讓家長配合老師做做孩子的教育工作,幫助孩子改掉不良習慣,誰知老師一進門,還沒來得及說明來意,孩子的父親就對老師說:“我這孩子真他媽的氣人,如果他在學校不好好學習,你盡管給我揍。”老師目瞪口呆,原來根源在這里!

家庭教育的正確理念_家庭教育理念和做法_理念正確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人類社會的生活條件,對智力的發展起著極大的作用,古代家教很重視教育環境,最著名的莫過于孟母擇鄰處了。注意良好家風的培養,以風化人。司馬光在給兒孫的書信中說:“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世代相承,便是一種家風。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正確科學的理念需要我們繼承并發揚光大,而一些消極因素需要剔除,如,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為臣綱、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男尊女卑、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學而優則仕等思想,必須堅決地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