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聞訊:近日,河北法院在審理一起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中,獲知一名重度智力殘疾未成年人的父母多年來對孩子棄之不顧。該未成年人自從2009年出生至今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父母已經分居多年,母親與其沒有任何聯系,未支付過撫養費,期間從未進行過探望,父親也對其不聞不問,導致孩子長期缺失父愛母愛。

首份家庭教育令_家庭教育首要任務是什么_家庭教育第一人

河北區法院對此情況非常重視,第一時間向該未成年人所在社區居委會了解情況,并與河北區婦聯、心理咨詢師一起分別對該未成年人父母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和心理疏導,指出孩子長期缺失父愛母愛造成的身心危害,對雙方長期懈怠履行養護責任的消極行為提出嚴肅批評,責令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規定,對孩子履行家庭教育義務,并分別向孩子父母發出書面《家庭教育令》。

據悉,教育令中明確了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包括責令孩子父親要處理好與自己父母的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家庭氣氛,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陪伴其健康成長;責令孩子母親定期探望孩子,關注身心健康,及時修復親情關系;責令二人關心孩子生活、興趣、愛好,教會其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其智力水平和認知范圍內,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提高融入社會的交往能力。

這是河北區法院2023年首次簽發的書面《家庭教育令》,這兩份家庭教育令的簽發,有助于喚醒孩子父母沉睡的父愛母愛,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河北區法院今后將繼續立足審判職能,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津云新聞記者 苑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