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師對家長進行親子教育的有效策略
【摘要】親子教育是一種由老師、家長和孩子三者互動參與的新型教育模式,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嬰幼兒及其家長。教師多種途徑,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實現(xiàn)幼兒學習、家長培訓的指導思想,形成教師、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游戲的教學模式。親子活動是通過親子間的互動游戲使孩子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使家長成為合格的教育者,通過家長陪伴學習,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親子教育、家長、多種途徑、幼兒發(fā)展
【正文】
一、親子教育的重要性
1.親子教育的概念
“親子教育”是指以親子關系為紐帶的父母與子女一起參與、共同提高的一種科學育兒的教育形式,具有雙向互動和情感交融的特點。親子教育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家長的積極性和孩子的潛能,讓家長學會將日常天天進行的生活變成有意識的良好教育,促使孩子自誕生那一刻起就步入健康成長的軌道。
2.親子教育的重要意義
“親子教育”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家庭教育”及“幼兒園教育”,它是一種由老師、家長和孩子三者互動參與的新型教育模式,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嬰幼兒及其家長。教師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實現(xiàn)幼兒學習、家長培訓的指導思想,形成教師、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游戲的教學模式,是親子活動的最大特點,目的是通過親子間的互動游戲使孩子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使家長成為合格的教育者。家長還應掌握如何和孩子進行溝通,學會怎樣在家中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中,家長和孩子做親子互動游戲,通過家長陪伴學習,增進親子依戀,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二、親子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當代年輕的父母親,在成為父母之前并沒有接受過如何教養(yǎng)子女的專業(yè)訓練。現(xiàn)階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是注重嬰幼兒智力開發(fā),而輕視他們的情感、個性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由于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多限制、過度保護導致許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有的家長怕孩子受欺負,不予任何人接觸,導致嬰幼兒缺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有的家庭隔代撫養(yǎng)或請保姆照管孩子,導致家庭親子關系生疏……所有這些問題都與父母的教養(yǎng)素質(zhì)有關系,所以作為一線的教師,要培養(yǎng)健全兒童的同時,首先要幫助父母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能力,并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實驗研究中的具體做法:
1. 了解家長的育兒理念及方法,制定指導家長的相應措施。
對于剛剛認識的家長,我會通過家訪、約談、調(diào)查問卷等方法了解幼兒在家時的教育環(huán)境、教養(yǎng)人員的文化程度及教育方法等。這樣在日常工作中,通過我對幼兒的觀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針對家長的教育方式及幼兒的實際發(fā)展,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制定相應的親子教育措施,有效的給于家長幫助,使幼兒快樂健康的成長。
2. 幫助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子女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通過一定的模式形成良好親子關系是必要的。 要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要做到:尊重、平等、接納、溝通。
尊重孩子,保護孩子幼小的心。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那些在你看來看似很可笑的想法,問題,收藏的東西等等; 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親子溝通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環(huán)節(jié),要形成密切的親子溝通,溝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溝通的內(nèi)容可以事先設計,也可以隨機的。溝通時,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鼓勵孩子毫無顧慮地表達,這樣才能達到充分溝通的目的,從而形成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還要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當親子關系出現(xiàn)的問題,孩子發(fā)泄時,要讓孩子能夠表達出自己不滿的情緒,耐心地聽孩子發(fā)泄自己的不滿,耐心地接受,可以做一些解釋。
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一言一舉。身為人父人母,要不停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zhì),尤其文化的修養(yǎng)。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會影響親子關系的,因為身為知識分子的父母,他們更傾向用心理的方式去對待子女,理性地去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年齡特征,理性地對待孩子。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做為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喜歡用什么方式對待孩子就用什么方式;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考慮孩子的接受能力。父母和孩子是兩個個體,兩者有不同的思維,而父母的一般是強勢思維,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成年人的思維強加給孩子。
3. 通過多種渠道增加家長的育兒方法。
①. 博客、家校平臺等信息化手段,是家長掌握親子活動信息的有效途徑。
時下,在網(wǎng)絡上寫“博客”已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交流方式。也是對于工作忙、無時間關注教育信息的家長與教師及時溝通的一種新方式。通過調(diào)查問卷了解到,家長們工作忙,沒有更多的時間了解幼兒的各種信息,但家長又是非常迫切了解教育信息的需要,我班開通了網(wǎng)絡博客。我會定時將幼兒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年齡特點、親子游戲等等相關內(nèi)容發(fā)給大家,家長感到很受用。
②.家長開放活動是指導家長親子活動的有效途徑。
家長半日開放既可以使家長了解幼兒的在園情況,又可以指導家長如何引導幼兒進行游戲。如:為了讓新生幼兒盡快地、自然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在學期初安排了親子活動。目的一是為了讓幼兒能在自己親人的陪同下,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指導家長如何減少幼兒的分離焦慮,使家長逐漸掌握幫助幼兒減少分離焦慮的方法。
③.家長聯(lián)系本是家園溝通、指導家長親子活動的有效途徑。
家長聯(lián)系本是家園溝通的傳統(tǒng)方式。針對上網(wǎng)有困難、工作忙的家長,家長聯(lián)系本是家園溝通、指導家長親子活動的方法。教師根據(jù)幼兒的情況,介紹一些家長在家與幼兒活動時的游戲方法、規(guī)則等,家長拿到聯(lián)系本,隨時可以看一些,方便、省時。教師針對家長、幼兒的不同需要、發(fā)展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使每一名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4.預約訪談是指導家長親子活動的有效途徑。
每位家長由于工作性質(zhì)等原因,需要的溝通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我選擇了一些家長常用的溝通途徑和方法,列為表格公布在家長方便填寫的位置。這樣,家長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在相應的位置上填好日期及溝通的教師;教師也可在相應的位置上與要預約的家長進行約定,以便達到指導家長進行親子教育的目的。
如:豆豆是個新插班的幼兒,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后發(fā)現(xiàn),在幼兒園午睡成了他的大問題:看見這里的床,他就興奮得穿著鞋跑上床;當我?guī)退摿艘路稍诖采习察o不到三分鐘,就下地到處跑,無論怎么哄他,他總是興奮的不得了。
我在他的媽媽預約訪談后得知:在家里豆豆的爸爸為了讓他盡快入睡,每次睡覺時總是抱著他入睡。而且他在家里的午睡時間是2:00左右,家長為了讓他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如何調(diào)整也不見效。媽媽怕老師太辛苦,所以這個抱他入睡這一細節(jié)沒有說。了解這個情況后,我和他的媽媽共同制定使他盡快適應在幼兒園午睡的環(huán)節(jié),家長和老師共同做到:減少抱睡的時間,同時伴隨小要求,你先躺在那里媽媽(老師)一會兒來抱你——拍著睡(講故事)——聽錄音機中的故事睡。經(jīng)過一段時間,豆豆的睡覺問題逐漸解決了。
幼兒的各種習慣都是不同的,我們要根據(jù)幼兒現(xiàn)有的習慣,結合他自身的特點設計、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家長與老師要及時溝通、配合,這樣良好的習慣還會逐漸養(yǎng)成。
5. 家長助教是指導家長親子活動的有效途徑。
家長助教是我們利用家長資源,實現(xiàn)家園互動的一項舉措,其目的是調(diào)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逐漸學會與幼兒“玩什麼?怎樣玩?” 提高家長的教育意識。在學期中,我對家長的興趣、特長、工作性質(zhì)等進行問卷調(diào)查。并向家長介紹家長助教活動對家長、幼兒的意義。家長根據(jù)的特長、興趣、愛好,自愿報名,參與家長助教活動。我與家長一起備課,設計組織活動等。家長教育資源猶如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注入到幼兒園教育工作中。
子睿媽媽的制作花環(huán);銘琦媽媽的繪畫活動;寬寬爸爸的“學做解放軍”的體育游戲;馬馬、苗苗等家長參與的種植活動,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來自各個行業(yè)的“老師”帶來的豐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幼兒們開闊了眼界,獲得了一些社會知識和經(jīng)驗,參與助教活動的幼兒,自信心增強了,也促進了幼兒認知和社會性等方面的發(fā)展。
6. 家長信息臺是家長親子教育的有效途徑。
家長來自各行各業(y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有一些育兒的小經(jīng)驗,要能有一個地方交流,家長各方面的知識就會更加豐富。因此,我為家長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家長信息臺”。
家長的積極性非常高,蕓兒的媽媽是一名教師,她為大家介紹的是——《親子游戲》。她詳細介紹了游戲的價值,親子游戲方法。家長們回家實踐,與幼兒們共同體驗到游戲的快樂,豐富了家長的育兒方法。
7. 有主題的周末活動是家長親子教育的有效途徑。
① 周末親子閱讀,指導家長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根據(jù)家長反應幼兒不喜歡看書和班里幼兒想將幼兒園自己喜歡的圖書帶回家去閱讀的需要,我班開展了“周末親子閱讀”活動。
為了能將此項活動順利而有效的開展下去,我時刻注重幼兒和家長在過程中的參與。我組織家長帶幼兒周末去圖書館,感受閱讀的氛圍,借閱的過程。引導家長和幼兒一起制作“借閱卡”;家長自愿參與整理(制作標記)圖書,目的主要是讓家長了解此年齡段幼兒對哪類圖書有興趣,逐漸引導幼兒對其它種類圖書的興趣。家長了解了活動的目的,這項活動得到全班家長的支持。我們還開辟了一塊“周末親子閱讀”的專欄。向家長介紹親子閱讀的目的、優(yōu)勢、以及親子閱讀的方法、借閱方法、家長參與活動后的感受、經(jīng)驗或困惑,在此與大家交流。
在幼兒園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小蕓兒經(jīng)常抱著許多書,既不讓小朋友看,自己也不看的現(xiàn)象。在與她媽媽交流中了解到,在家里她很少看書,偶爾會拿著許多書,假裝一邊翻一邊講,可由于“聽眾”太忙,她便很快放棄。“她講書上的故事時,是在模仿老師給她講故事的樣子,書上的畫對著我……。”她的媽媽提供了一條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從她的表現(xiàn)中可以看出,小蕓兒還是對圖書有一定的“感覺的”。但我們?yōu)樗峁┑拈喿x環(huán)境及圖書對她來講并不太適宜。幼兒園里的圖書多數(shù)是老師講過的,雖然她坐不住,她聽故事的時候,也是很認真地。而且,幼兒需要的是一對一的閱讀方式。班里開展的“周末親子閱讀活動”正可以彌補這一點。我和她的媽媽共同商量,改變了家里的閱讀環(huán)境(家里的作法):把書放到她伸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她隨時都能翻看;每晚請她自己選一本喜歡的圖書和媽媽一起閱讀。;周六、日媽媽都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讀借來的圖書。……她的媽媽在閱讀感受中提到:“讓閱讀真正進入我們家庭親子互動中,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這就是她的媽媽在周末的做法。
在幼兒園里,我一有時間就和她一起閱讀圖書,還經(jīng)常請她拿著書給大家講一講在家或在幼兒園讀過的故事。漸漸的,小蕓兒愛讀書了。
② 周末親子游,指導家長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周末親子游”是以家委會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家長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是否參與活動。參觀“花卉大觀園”、“喂喂小動物”、 春季的“種植活動”、五一慰問勞動節(jié)仍在工作戰(zhàn)線上的工作人員“您辛苦了的送賀卡”活動、六一到了我們的“為貧困幼兒送禮物的活動” 等。
通過這些活動,增加了家長引導幼兒間相互的交往的方法,也增加家長之間的溝通,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增多了,幼兒間的交往機會也增多了。自由組合、優(yōu)化組建、優(yōu)勢互補,在互動中家長與幼兒共同學習,家庭與家庭互相影響的群體互動模式。先是宣傳發(fā)動,幼兒園通過家長會、家長書、小報等形式宣傳“快樂家庭親子苑”,征詢家長的建議,建立“快樂家庭親子苑”的資料庫。再是優(yōu)化組建,家長自由組合,通過民主推選產(chǎn)生組長,該組長組織成員制定學習苑名稱、活動聯(lián)系冊、活動公約、組員分工、活動計劃,促進家庭學習苑活動正常運轉。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家長們互相聯(lián)系,確定活動的時間、地點、形式,活動可以是室內(nèi)、戶外的,有家長之間的交流活動,有幾戶家庭大聚會,幼兒間交往與合作,提高了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總之,在兒童教育工作中,親子教育有著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衡量一所幼兒園保教質(zhì)量的高低,家長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度。幫助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會多觀察、理解、尊重孩子,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增加自信,利用親子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nèi)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wǎng)絡資源。如若本站內(nèi)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