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家庭和學校結構完整,硬件齊全,而功能發揮卻有待進一步提高,家庭的功能是在家長的言傳身教之下家庭成員之間的有效溝通,高質量溝通,目的是達成初步共識,逐步走向高級共識,形成家風,發展成家規,體現家教。學校功能是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之下師生之間深度溝通之后的有效溝通,教師是否能與學生達成深度溝通,是否能取得學生的信任之后進行有效溝通,這是老師的職責所在,也考驗著老師的能力與品格。家庭教育是根的教育,學校教育是枝葉的修剪,社會是一個大熔爐,是教育結果的道場,家庭教育的根本性和個別性與學校的教育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形成很好的契合作用,它們屬于為了同一個目標在倆個不同環境下的分工負責,沒有明確的界限,但是各有趨重,家庭教育在追逐功利目的的同時多體現人文,而學校教育則在人文教育的同時更偏于功利。

對所謂成功的理解在充滿功利的社會氛圍下被嚴重曲解,人與人之間不分親疏遠近,攀比像一股涌動的暗流,風化著人們認識事物本質的理性,卻時時刻刻在慫恿著人們夢想去名利場上分一杯羹的感性,契而不舍的追隨浮華。

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美好事物,比如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隨時擁有的陽光、空氣、山川、河流、大地、月亮等真正養育我們的初始搖籃,我們要格外重視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精神建設永遠排在物質追求的前面,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幸福與快樂。令人遺憾的是大家都似乎忘記了這樣么重要的事情,都執著的擠在這根銹滿名利的獨木橋上下不來。到底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從人類有史以來以金字塔的形式形成的框架結構來看,每一人只要在這個框架內找準自己的位置、發揮積極作用,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在這個位置上發光發熱,從而不斷的改變著自己的生存條件,尋求更好的物質狀態和精神狀態,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幸福與快樂,這就是成功。相比較委屈事實,非要干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不是成功。能干啥就干個啥、該干啥干啥,這是一句俗語,體現了一個人對自己客觀準確的認識與評估,實事求是,用平和的心態接受自己的平庸,在本職崗位勵自己的志,用另一種狀態告訴世人,自己很優秀,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做實屬于自己的幸福與快樂,體驗屬于自己的幸福與快樂,并為擁有這樣的幸福與快樂而感到知足,取得自信,維護自尊,擁有尊嚴,放棄因無知而產生的自卑,放棄無謂的掙扎、不擇手段,更不恥于道德敗壞,懂得知足常樂,永遠謹記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去惦記,屬于自己的東西別人即使花多少錢也未必能買到。年年得獎的清潔工,德才兼備的好老師都是成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