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家庭教育指導師 泉州市家庭教育參評論文.doc
泉州市家庭教育參評論文題目:有效開發資源提升家教水平促進幼兒發展作者:**芳單位:泉州市刺桐幼兒園[摘要]本文認為在家庭中,家長不同的職業背景、成功的育兒經驗,鮮明的個性特征,是幼兒園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成為幼兒園的課程資源,特別是從家庭網絡中還可逐漸地拓展出更大的資源網絡。真誠溝通、有效互動、創新方式、細致指導、深入挖掘、有效開發家庭綜合教育資源,并拓展家庭教育資源網絡,提升家庭教育觀念,提高家庭教育質量。[主題詞]家庭教育家教水平幼兒發展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對人的整體素質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全面發展,而是以高度的主體性品質(積極主動性、獨立自主性、創造性)為核心的全面發展。幼兒期是幼兒主體性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園的良好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然而,我們在努力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幼兒教育是一項多層面、多元化的系統工程,家庭、幼兒園與社會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形成現代幼教立體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三維構造,才能使每個孩子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和諧發展。正如教育家福祿貝爾所說:“國民的生命,與其說操在當權者手中,不如說握在母親手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幼兒園以開放的辦園理念使家園教育資源有機融合,形成教育合力,這是幼兒教育的必然走向,隨著新課程日益深入人心,幼兒園課程內容的來源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往,依據教參書選擇課程內容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了,新的課程觀要求課程內容來源套貼近幼兒的生活,要以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幼兒生活的世界和周圍環境為主,這使得幼兒學習的空間和學習資源不斷地向家庭和社區擴展。《綱要》中也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當前,家長資源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被引入幼兒教育。在家庭中,家長不同的職業背景、成功的育兒經驗、鮮明的個性特征,是幼兒園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成為幼兒園的課程資源,補充幼兒園的教育,特別是從家庭網絡中還可逐漸地發射出更大的資源網絡。而在幼兒園方面,可以補充發揮專業教育機構的有時,為家長提供有效的家教指導,提高家長的育兒能力,以校園文化資源豐富家庭文化,為家庭教育提供服務。在家園社區協同開發教育資源的過程中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互動雙贏的共育新局面。1、問卷調查,建立“家園協同教育資源信息庫”。如今許多家長盡管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卻不太會與孩子溝通,不懂得充分地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周圍的有利資源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家庭教育渠道單一、內容簡單、缺乏藝術性。
而作為專業的教育機構,幼兒園可以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了指導家長學習尋找適宜途徑、選取合適內容,選擇有效方法,以促進親子溝通,達到融洽親子關系,培養良好親情、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的目的,我們設計了“家園協同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問卷調查表”,全面深入地了解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目標、教育行為,家庭教育環境、家庭周圍的教育資源。為了消除家長的顧慮,使家園在教育目標和教育意識協同上形成共識,我們通過家長短會,告知家長“問卷調查”的活動意義,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指導家長真實、正確地填寫問卷,保證問卷調查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為指導家長有效開發家庭教育資源促進幼兒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問卷后,我們對家庭中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等等方面進行整理、統計、分析,并使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了“家園協同教育資源信息庫”,使用電腦全面登錄、記載各種資源的內容、數量、種類、質量、結構、功能等情況,以統籌、盤活家庭的教育資源,只要直接點擊所需要的資源項目,就可以馬上了解各個幼兒的家庭教育資源信息,為快速準確地查找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便利條件。2、篩選資源,選擇適合家園協同開發的教育資源的各種類型。在分析家園社區網絡資源后,教師根據《綱要》精神、幼兒發展的需要,篩選有利于幼兒發展的家長教育資源,開采教育資源的潛在價值。
我們根據資源的性質,從有形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組織等)和無形資源(包括:家長教育意識、家庭歸屬感、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互助的倫理規范等)不同類型進行分析、選擇與利用。如:從幼兒的住房結構、家庭環境設施、家庭教育觀念、家長的特長等等篩選有利于幼兒語言、社會性、藝術、健康、科學等方面發展的教育資源。以往我們開展家園活動,多以幼兒園為中心,家長處于被動服從的地位,教師只是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而家長并不十分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幼兒在園的情況,因此很難做到與幼兒園的主動配合。從調查的情況分析,我們發現不同的家庭結構、家庭成員的文化水平、教育觀念、家庭教育條件等存在明顯差異。這些現象將阻礙家園協同教育影響幼兒的發展。因此,我們從教育者入手,轉變觀念,轉換角色,把家長和教師作為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來看待。在協同教育幼兒的問題上,教師切實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思想,把家長作為合作伙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切實幫助家長解決在育兒過程中的問題,與家長真誠溝通,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同心同德完成育兒的使命。如:我們通過日常的家長約談解決育兒問題;定期舉行期初、期末家長會與家長探討幼兒發展特點和發展目標;通過家訪了解家庭教育環境和家庭教育方式;通過“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培養幼兒在家在園一個樣”“培養幼兒學習興趣”等家教沙龍活動中,與家長共同分析幼兒發展目標、幼兒年齡特點,了解并引領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期望、教育目標和教育觀念。
除了教師與家長的真誠溝通,我們還充分利用家長間的人力資源,通過家長與家長的互動溝通中,幫助大多數的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使家園同步教育,更好地促進幼兒發展。例如:邀請班上黃譯和的父親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家長們開設“幼兒心理健康”家長學校講座,家長與家長角色定位一樣,因此在一些教育目標和教育觀念上較接近,容易溝通,互相影響。因此,通過家園真誠溝通,互相碰撞,資源利用,促使家園在對待幼兒教育問題上形成心理協同、目標協同、觀念協同,為協同教育行為奠定基礎。家園互動不僅是利用家庭資源為幼兒園服務,還在于發揮幼兒園的專業優勢,提升家長的教育觀念,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幼兒園應在家園互動中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幫助家長解決教育過程中的問題。特別是現代家庭,在經濟建設的沖擊下,許多家長慢慢地放棄了一些節假提的休息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從而忽視了家庭中幼兒體驗生活的教育,家庭也缺乏了一種原本的生活樂趣。因此,我們在“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社會中成長”的教育理念引領下,圍繞幼兒園的重點工作,積極地調動家園一切有力的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課程活動,特別是利用各種節日、紀念日這種特殊的載體,開展有意義的家園協同教育活動,構建和諧的教育氛圍。
例如:我們結合“端午節”“中秋節”“元旦”“六一”節“國際圖書日”“世界糧食日”等等開展了一系列的課程活動,在節日前,我們組織家長共同商議課程活動的目標、內容和形式,發揮家園的資源創設環境、提供資料等;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家園的人力資源,激發家長參與熱情;在活動后引導家 長交流感受,體驗樂趣,將家長作為課程活動的一個主體,使家園教育行為協同 一致,發揮家園教育最大合力,促進幼兒發展。其中,在“六一”親子活動中, 我們充分挖掘家長的有力資源,有的家長根據自己小時候玩的有趣的傳統民間游 戲提出活動建議,有的家長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和特長為活動提供材料、制作玩 具等,在家長與幼兒一起玩了“劃龍舟”“滾鐵圈”“妝糕人”等民間民俗游戲, 家長與幼兒都樂在其中,不僅增進了親子感情,而且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家長也從中體驗到了生活與教育的樂趣。在教園互動、親子互動中,家長充分發 揮了主觀能動性,不會感覺被動接受,而且通過家長開發了許多有益的教育資源, 同時提升家園協同教育質量。 家園協同教育應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的,新型的家園關系,更應考慮和注 重服務于家長,使在促進幼兒發展的基礎上構建更和諧的家園關系。
因此,我們 針對原來“只索取家長資源”家園教育呈現不同步的現象,我們以“家教指導” 入手,探索家園協同教育的新新式,開創家園協同教育互惠雙贏的新局面。如: 在幼兒園組織的“巧用自然物”親子美工制作活動中,家園協同教育資源開發的 作用更突顯了其教育價值。首先在活動前,教師通過家長短會告知家長關于活動 的意義、目的、做法等,在思想上、觀念上與家長協同,取得共識,并對家長進 行了具體的指導工作,如:如何圍繞主題有效地選擇自然物,大膽想像創造,重 視幼兒參與、注意色彩搭配等等。在活動中重視與家長的有效溝通泉州家庭教育指導師,使家園教育 在行動上有效協同,在跟蹤性的家庭教育指導中不斷地迸發出新的創意,讓每個 家長、幼兒、教師都感受到生活與學習的樂趣,感受到自己在活動中獲得的成長。 豐富的家庭教育資源和融融的親子情激發了幼兒無窮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用蒜瓣 做成的公雞母雞和小雞、用紅毛丹做成的小鳥、用榴蓮殼作成的刺猬等等作品, 充分地展示了家庭教育資源利用的價值。本次活動年段共有20 幾件作品獲獎, 顯示出了課題研究的成效。再如:家長開放月活動中,組織幼兒學切蔥做餃子的 活動中,一方面利用家長與幼兒一對一的指導,確保幼兒安全,另一方面,利用 現場活動,對家長進行幼兒安全使用刀具教育方法的指導,引領家長共同參與幼 兒的生活課程中,在教育觀念、教育行為、教育目標等方面協同一致,使幼兒獲 得更好地發展,家長和教師雙方互惠互利,呈現家園互惠雙贏的局面。
在日常中, 我們還不斷地創新各種形式,對家庭教育進行細致地指導,例如:利用“家園聯 系手冊”“幼兒成長檔案”、在節假日前分發各種“家庭教育指導建議書”,結合 “安全教育”“品德教育”等主題有計劃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從而提高了家長 科學育兒的能力。 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是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家園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 否有效,關鍵還要看家園資源的利用是否真正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我們積極調動 家庭各種資源,開展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活動。例如:根據中班幼兒發展目標泉州家庭教育指導師, 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推選了班級四個有特色的幼兒家庭來園執教,開展綜合活動 “爸爸媽媽辛苦了”。其中,李鈺婧的父親是廚師、曾昭龍的父母是理發師、楊 杰泓的父母是醫生、賴珊珊的父親是工藝師,這些家長的職業都符合中班幼兒的 認知需要和認知水平。特別是這些家長都有執教的熱情,在活動中,家長們身著 各自的工作服,并投入地向孩子們進行現場的工作展示,直觀生動,大大激發了 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廚師、醫生的不同服裝、工作用具等的比較, 提高了幼兒的認知水平。為后面幼兒模仿不同職業人員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 礎,在活動中家長通過自身的演示、講解等不斷地引導幼兒積累有益的生活經驗。
在以上家庭人員資源利用的基礎上,家長們還利用自身帶來各種用具等物質 資源與幼兒開展活動。例如:醫生帶來了各種常見的醫療器械、理發師帶來了各 種理發用具、工藝師帶來了雕刻用具、廚師帶來了各種食品、炊具等,在引導幼 兒認識的過程不僅讓幼兒懂得了各種用具的名稱、用法等。在活動中還出現一個 小插曲:當執教的醫生在現場開展救治工作時,許多幼兒、家長都積極地參與, 主動扮演“病人”,特別是俊豪的父親扮演腳受傷的病人非常地形象;當活動一 半時,突然發現有一幼兒手指皮膚干燥裂開,許多家長非常投入,在現場臨時開 展了一場“救治”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家長、幼兒都非常投入,好象真的 是身臨其境在一個“救護”現場,同時也表現出班級家長和幼兒那種互相關心、 互相幫助的情感。這個活動的小插曲在老師的一句“感謝”聲中得到了“愛的教 育”的升華,也使在場的家長懂得了時時有教育、處處有教育。當鈺婧的父親開 始教大家做“三明治”時,將活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在制作的過程中既教大 家如何做,還讓大家懂得要注意家庭的營養搭配,還結合了色彩搭配的教育,所 有幼兒、家長興致極高。通過家長對家長的一種教育交流,也呈現了互相取長補 短、互相教育的作用,從家長、教師、幼兒不同角度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泉州家庭教育指導師, 達到了家園協同教育的雙贏局面。
以上例子的分析,不難看出,家園協同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了幼兒情 感、認知、藝術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真正體現了家園協同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 的價值。這些活動也提高了家長對家庭教育資源功能的認識,增強了家長與幼兒 園合作培養幼兒綜合素質的意識。 每個家庭都是社會的一個細胞,家庭中的各個成員分布在社會的各個角落。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家庭的教育資源是源源不斷的,由家庭還可以帶出一 個龐大的有力的教育資源網。例如我班開展的家長開放月活動中,郭胡楊的父親 不僅親自來園執教,還帶來了自己有體育專長的朋友,現場為孩子表演了各種籃 球技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并共同指導孩子掌握運球的體育動作,使幼兒 獲得較好地發展。在重陽節中,楊雅雯的爺爺奶奶、紅心的爺爺不僅根據自身的 興趣愛好,還充分挖掘身邊的社區資源,請來了自己的老年朋友,在活動中向幼 兒展示了家鄉的唱南音、舞龍等傳統文化,使幼兒大開眼界,增長見識。在“慶 元旦迎新年暨親子傳唱童謠”活動中,許多幼兒家庭也發揮了優勢,如雅雯的父 親利用自己的職業優勢,為活動提供了燈光設備、煙霧設備等,俊豪的父親、夢 瀾的父母等近十名家長積極參加節目表演。
在“植樹節”,組織年段家長、幼兒 到班級張臻嵚家長的花圃參觀,并由張臻嵚的家長進行現場講解各種花卉的名 稱、生長特點和培植方法,使幼兒、家長、教師增長了許多知識,特別是孩子們 在花圃的勞動場地上和家長一起學種花,體驗勞動的艱辛。這些活動都充分地體 現了家園協同教育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不僅使幼兒園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還不斷地拓展了幼兒的學習空間。可見,家園協同教育的資源不再局限在家長走 進幼兒園的資源利用,已經延伸到家庭、社區資源的利用。 總之,在幼兒教育這個系統工程中,家庭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所以,我們要重視家庭教育指導,充分挖掘、利用家長這一豐富的教育資源,進 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努力發揮家長的主動性,有效地利用家庭的綜合教育資源, 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實現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雙贏。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