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進法簡短心得 大家談丨家庭教育促進法
10月23日,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引起了廣泛關注,河南省社會各界專家、學者紛紛點贊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也亮出了自己的看法。
河南高院刑二庭多甜甜:
制定家庭教育促進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體現,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法治保障。作為一名刑事審判法官,我通過近年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意識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確會有一些父母“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個性形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濟世良方”。教育未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社會的穩定發展,關系到國家未來建設者的培養。希望通過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家庭教育促進法簡短心得,能夠更多、更好的解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如何引導的問題,也希望各相關部門和社會團體一起努力,共同幫助未成年人健康、快樂的成長。
鄭州大學副教授周磊:
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目前不僅面臨出生率下降,孩子數量減少問題,而且面臨孩子成長的質量問題。孩子問題既是家長、家庭的問題,也是社會、國家和民族的問題。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通過從法律層面解決了孩子成長中社會各界尤其是家庭、家長的法律義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法律支撐。但法律只是界定了各方的責任和義務,仍然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家長在孩子成長的各個方面深化、細化具體措施和實施路徑。
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正高級教師史彩娥:
看到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情無比激動。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的形成原因與家長和家庭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家庭教育促進法核心思想是提醒我們要依法帶娃。家長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家庭教育促進法簡短心得,如果給家長一個建議,那就是要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孩子猶如一本書,一天一頁,一年一章,天天都有新變化,年年都有新發展,從幼兒到青年,每個學段都有其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了解了不同年齡段身心發展特點和孩子的性格特征,就會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采取適合孩子的方法溝通,遇到心理行為問題也會恰當處理,讓孩子心服口服。建議父母在每個年齡段要讀懂孩子這本書,了解該階段孩子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解決方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促進孩子心理健康、性格健全,在各方面良好發展。
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鄭州分所主任史增輝: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歷經十年磨一劍,正是切中了廣大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和迷茫,把家庭教育從家事變成了國事。首先明確了家庭教育的主體是父母,其次將父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范圍,方法,內容都一一羅列出來,體現了法律的溫度。這一部家庭教育的促進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簡短心得,不是懲罰性的法律,而是為家長賦能的法律,旨在提高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能力,指導他們通過學習解決家庭教育當中的各種問題,提高與孩子的互動,共同促進家庭的和睦和諧。
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書記、省家庭教育學會秘書長任曉林: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從家庭責任、國家支持、社會協同、法律責任四個方面,明確了家庭教育的目標任務、實施途徑、機制經費保障,明確了國家、省、縣各級政府的工作重點。我們連續八年舉辦系列公益性家庭教育師資研修班,培養了一大批致力于普惠性、公益性家庭教育的工作者。家庭教育促進法提出了家庭教育工作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我們將繼續開設“智慧父母、教子有方”等研修課堂,開展線上線下家庭教育講座,打造一支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隊伍,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增強指導服務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努力滿足普惠性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需求。
省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部長夏彩虹:
家庭教育促進法注重發揮婦聯組織的獨特作用,細化了婦聯組織的職責,為婦聯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根本遵循。省婦聯將以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為契機,深入推進家庭文明創建和“家庭教育暖心公益行動”,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建設文明家庭、實施科學家教、傳承優良家風,共同建設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