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需要大智慧!
□記者趙珊
核心提示|是讓孩子“成才”還是“成長”?如何愛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是不打不成器,還是快樂教育?老人帶孩子利弊有多大?現實生活中你可能碰到的所有家庭教育問題,一部熱播電視劇,全都呈現出來了,就差你自己對號入座了。
家庭教育,需要如何教育?這次,大河報教育說吧QQ群()里的家長們,對這個話題的參與度可真高啊。
1
親子教育輕喜劇,都在看哈
珊珊:親們,現在大家誰在看熱播劇《虎媽貓爸》?舉個手,挺好玩的說道說道唄。
李潔:正在看哦。
家有兒女:我也抽空在手機上看。當傳統教育和新的理念教育撞擊到一塊的時候,虎媽貓爸凌亂了、糾結了,現在正演到不知如何是好的階段。
甜爸:家庭教育是需要大智慧的綜合性工程啊。
家有兒女:傳統理念就是把孩子當考試機器,電視劇里的新理念和咱群里提倡的理念差不多道道家庭教育,快樂、自愿、興趣。
2
現實中,大家都有點“虎勁兒”
家有兒女:“虎媽”的虎勁可大了,不顧一切擇校,逼孩子寫作業了,報三四個特長班了,和現實中的差不多。
甜爸:現實中,我覺得我可能和“虎媽”的選擇是一樣的。
虎虎媽:我是在傳統教育和新理念間,不斷轉換。想放手又不敢全放。
甜爸:我是希望孩子每天堅持多學一點點,快樂學習。按照137方法,好習慣滴灌浸透式教育,會讓孩子輕松又受益終生。
虎虎媽:專家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孩子道道家庭教育,就像吃蘋果要不要吃皮一樣,各說各的理。
3
孩子像張“白紙”上小學,可以不?
甜爸:“虎媽”在茜茜上小學前一年,才發現自己孩子的知識積累幾乎一張白紙,像白癡一樣。
珊珊:那要不要孩子像張“白紙”一樣上小學呢?
軒軒:這要看孩子具體情況。我家的六歲入學,沒上過學前班,入學前不識字。第一學期有點吃力,現在好多了,這次中考還得了第二名呢。
甜爸:但不上學前班不等于不需要知識積累。
正能量:中庸,不能走極端。一張白紙也不好,積累太多知識也不好。
軒軒:我舉自己孩子的例子,就是想說,每個孩子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4
老人插手孩子教育,要得不?
虎虎媽:我不支持爺爺奶奶插手管孩子的教育。管的人越多越亂。
家有兒女:虎虎媽說的對,孩子無所適從了。
正能量:除非老人與時俱進,否則舊的教育觀念不適合現在。
甜爸:讓老人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很難,但有的能做到虛心接受傾聽,有的則以自己老經驗自居。
虎虎媽:“獅子姥爺”認為不打不成器。從小立規矩是對的,但要人性化。
家有兒女:哈哈,對的,有時候我在家對孩子說道道家庭教育,只要高興隨便玩,只要能學會就好。我爸就在一旁瞪我。
5
教育最需要實操性
李潔:教育孩子,我覺得應該還是從每個家庭的所有成員開始,這是電視劇里“白天鵝教育家”唐琳說的。
甜爸:從所有成員開始,其實有點難,不是很現實。
淺見:不過,電視劇和生活是有區別的,所以把某個角色定位到某一水平是不合適的,自己的生活還是得自己來。
花露水:教育的實操性是我們家長最想要的。作為家庭教育的主體,我們父母要不斷地提高,教育要有前瞻性。
家有兒女:父母不是教育的主體,孩子才是。但父母對主體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說,父母是最重要的學習對象,獅子姥爺對虎媽的影響深之又深。不過導演應該能讓趙薇緩過勁來,對教育有更全面的理解。但是實際生活中的“趙薇”一族,可不會像演的那么理想化。
" type="" ="0" />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