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周韻曦

2018年9月26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國教育報刊社聯合發布《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該調查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共計325個區縣,11萬余名四年級學生、7萬余名八年級學生和他們的3萬余名班主任參與了調查。

據介紹,該調查基于全國代表性取樣,其結果能反映全國家庭教育的狀況,是我國家庭教育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報告。報告不僅客觀呈現了我國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突出問題,還為我國家庭教育領域的科學研究與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有溫暖的家”排在學生認為的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

報告顯示,“有溫暖的家”排在學生認為的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39.3%的四年級學生和49.4%的八年級學生,針對“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均選擇了“有溫暖的家”,遠高于其他價值追求選項。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邊玉芳在介紹調查報告時指出,“這表明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孩子都將家庭作為生命中最重要的追求,反映了他們對家庭的重視、依賴和對溫暖家庭的期望。

在調查學生最崇敬的榜樣時,報告發現:“父母”居四年級、八年級學生最崇敬榜樣的第一位。“這表明孩子對父母普遍持有積極的認可和敬愛態度,也為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邊玉芳進一步指出。

報告同時也顯示,在親子溝通方面,超過兩成學生認為家長表現有代提升。25.1%的四年級學生和21.8%的八年級學生表示“家長從不或幾乎不花時間與我談心”,22.5%的四年級學生和21.2%的八年級學生認為“家長從不或幾乎不問我學校或班級發生的事情”。

父母參與度與家庭教育情況成正比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和班主任都認為,家長最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情況”。四、八年級學生大都認為,家長對自己最關注的前三位是學習情況(選擇比例分別為79.8%、79.9%)、身體健康(66.6%、66.5%)和人身安全(62.2%、52.2%),遠高于對道德品質(25.3%、30.7%)、日常行為習慣(15.2%、18.7%)、興趣愛好或特長(10.8%、7.1%)、心理狀況(6.5%、11.1%)等方面的關注。這顯示出: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智輕德”“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傾向。

值得注意的是,四、八年級男生和女生最希望家長關注的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四年級男生更希望家長關注自己的人身安全,而女生更希望家長關注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八年級男生則更希望家長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家庭教育研究報告,而女生更希望家長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況。“初中階段,男女生都經歷著巨大的身心變化。相對而言,男生更注重獨立、對父母的依賴更少,而女生情感更細膩、內心更敏感、更愿意向父母表達自己的內心,所以女生比男生更希望家長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況。”邊玉芳進一步解釋道。

雖然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普遍最為關注,但調查數據顯示家庭教育研究報告,他們對孩子學習生活的參與程度與關注度卻并不成正比。據33.3%的四年級學生和48.3%的八年級學生反映,其家長的學業卷入程度為低或較低。

調查結果還表明,親子閱讀頻率越高,孩子在閱讀興趣、閱讀時間、閱讀量、運用閱讀策略能力等方面的表現越好。然而,有相當一部分四、八年級學生的家庭沒有建立良好的親子閱讀習慣。在受訪的四、八年級學生中,“家長從不或幾乎不和我一起讀一本書”的人數比例分別為33.5%、65.4%。家庭閱讀狀況也反映在藏書量上。近五成四、八年級學生報告家庭藏書量不超25本。其中,農村家庭藏書量顯著少于城市。

本次調查也對父母參與撫養的家庭和非父母參與撫養的家庭、以及東中西部地區的家庭教育狀況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父母參與撫養的家庭在親子溝通、家長尊重孩子、家長學業卷入、親子閱讀等方面表現普遍更好。

家庭教育質量有待科學提升

當前,家庭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提升家庭教育質量是每一位家長的急迫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育、婦聯等部門要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家庭教育”。對此,報告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構建有組織、有管理、成系統的家庭教育支持和服務體系。一方面,通過行政力量和社會力量構建起相對完備、豐富的家庭支持和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對各種家庭教育服務機構進行有序管理,出臺相應的標準和評估體系,以保證家庭支持和服務的及時性、科學性和有效性。二是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提供有針對性的家庭支持和服務體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流動、留守家庭增加,父母不能直接參與家庭教育的情況呈增加趨勢。應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廣泛開展適合這些兒童發展特點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關愛幫扶。 三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統籌協調多種信息平臺資源,廣泛宣傳 家庭教育知識,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營造重 視家庭教育的社會氛圍。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責任人與實施者。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決定著孩子所接受家庭教育的質量。

針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報告建議:首先,家長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科學育兒。例如,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更需要多與孩子溝通,讀懂孩子言行背后的內心需求,及時給予孩子需要的支持和幫助。其次,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家長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家庭教育研究報告,從細節做起,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第三,家長要提升自身家庭教育能力。廣大家長要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時時處處用正確行動、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教育和引導孩子。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