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什么
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實施;
6月14日人社部公示了18個新職業,家庭教育指導師赫然在列。
隨之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于家庭教育,越來越多的父母們也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那么,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呢?我們只有更接近這個概念的本源才能理解到它的重要性,才能更有動力地踐行家庭教育。
這里樂呵媽給大家分享我不同階段對于家庭教育的理解。
在工作之前的20多年里,腦子里根本沒有“家庭教育”這個概念。(其實現在發現,家庭教育不止和有孩子的父母有關系,它和所有人都有關系,后面會有介紹)。
一直到工作了在學校教課,自己做教育行業、讀教育類書籍時才知道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孩子一生都要接受的三大教育;面對學生時,哪個學生習慣好、有禮貌,我的潛意識里就認為是家長引導的好,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就會認為是家長沒有管好。
再接下來是自己有了孩子,意識到自己應該學習一下怎么養孩子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就讀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書籍,因為當時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再加上讀的時候是抱著學方法、求妙招的心態,所以讀起書來總是囫圇吞棗,懂得了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識也大多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被拋之腦后。
再往后是去年學習了家庭教育的課程,“家庭教育”的理論在我大腦里有了質的飛躍: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要不斷學習才能更好地引導、影響孩子。
父母非常有必要了解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諸如依戀理論、認知發展理論、人格發展理論、敏感期以及孩子各階段的生理、語言、社會性、情緒等各方面的發展規律,這樣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生活、學習中的許多看似是問題的行為都是正常的;
父母也有必要了解經典的教育方法,諸如斯金納的強化理論,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都為父母引導孩子學習(包括各種技能的豐富)提供了理論基礎。
家庭教育中,我們要看到并尊重孩子,這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獨特而又新奇的生命體;我們也要看到自己,接納自己的情緒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和孩子一起成長。
最近學習了笑來老師的《好的家庭教育》,我對于家庭教育的理解又有了升級迭代:
家庭教育是一個家庭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傳遞。
這里的家庭對家庭教育的認識,不僅包括我們這一代和孩子,還包括我們的父母以及孩子的下一代、下一代,所以家庭教育不是孩子18歲就結束的事情,也不是孩子成家立業就結束的事情,而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要進行的事情;
這里的三觀,包括尊重產權、崇尚生產、直面困境、決策擔當、癡迷改進、健康第一(摘自笑來老師課程中的6個概念)等。
以上就是我各個階段對于“家庭教育”的認識和理解,我相信自己是越來越接近這件事情的本質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越來越意識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時也深感責任的巨大、任重而道遠,還好笑來老師還向我們傳授了三個“法寶”:樂觀、簡單、專注。
家庭教育,有你有我,我們勢必要重視并踐行起來,和孩子一起成長!對于家庭教育您有什么感想呢,歡迎掃碼和我交流。
我們一起育兒,一起成長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