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導師洛陽 洛陽市偃師區檢察院未檢干警應邀參加區政協“有事好商量”專題協商議事會
(李淑環)為更好推動《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貫徹落實,6月14日,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政協召開“有事好商量”專題協商議事會,偃師區人民檢察院應邀參會,圍繞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貫徹實施問題開展協商議事,共同探討如何發揮社會力量,促進協同育人,形成家校社共育模式。
會上,偃師區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副主任李淑環結合檢察辦案工作實際,以《用檢察力量壓實家庭教育責任 偃師區檢察院能動履職推動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為題,從向前一步,探索家庭教育指導新機制;涉案未成年人背后,存在家庭教育失職情況;孩子家長一起管,“一對一”制訂方案解決問題;關懷救助+關口前移,保護孩子“一生平安”;多部門合力,助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上新臺階等五個方面,介紹了檢察機關是怎樣聯合未成年人保護相關部門落實家庭教育指導責任,如何立足本職,以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為依托,建立與婦聯、關工委、團委、教體局等部門的溝通協作機制,形成穩定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力量,努力推進《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的貫徹落實。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長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后,都可能隱藏著一個“問題家庭”。為更好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杜絕“問題家長”的存在,在區委政法委的統籌部署下,該院聯合婦聯、關工委、團委、教體局等5家單位會簽了《關于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實施意見》,成立了偃師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這是洛陽市檢察系統首個區(縣)級“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也是洛陽市首個家庭教育指導聯合體,“中心”聘請了3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6名家庭教育指導師,針對青少年開展心理咨詢和家庭教育指導,明確了由區檢察院牽頭,婦聯、關工委、團委、教體等多部門參與,公檢法司全線貫通的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模式,并以區級層面的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為總牽頭家庭教育指導師洛陽,在鄉鎮、村設立若干家庭教育指導站,由中心統一指導、推動各個指導站的工作,形成了從城區到鄉村、從父母婚前到子女成年前、從一般未成年人到罪錯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指導全覆蓋的工作模式。
同時,該院在涉未成年人案件辦理中全面推行《督促監護令》,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喚醒“缺位”家長,督促、引導監護人切實履行好監護職責,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護第一道防線。2021年以來,該院依法對5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條件不起訴,并委托司法社工、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對附條件不起訴人進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同時有針對性地對其法定代理人開展了親職教育;結合實際案件,對9名社區矯正未成年人的父母、7名具有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父母、13名未達刑事責任年齡家庭教育指導師洛陽,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的父母、8名被侵害未成年人的父母,發出了25份《督促監護令》,3份《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幫助12名監護人改善親子關系,促使4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園家庭教育指導師洛陽,2名未成年人重返就業崗位,提出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20余份,并聯動婦聯、關工委、團委、教體局等職能部門,與司法社工、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共同開展了個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為家長和孩子補上了缺失的“家庭教育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下一步,偃師區檢察院將以此次專題議事會為契機,履職盡責,繼續用檢察力量壓實家庭教育責任,能動履職推動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凝聚家庭、學校、社會、政府、網絡和司法各方保護力量,形成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
【編輯 瀅瀅】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