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師 家門口的好學校|美麗生態、融合開放,看普陀這所學校如何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
新普陀小學西校(原恒德小學)始建于1998年,是上海市普陀區一所公立小學,坐落在普陀區桃浦鎮紫荊苑,美麗生態的校園為孩子提供學習的真實情境;融合開放的課程為學生奠基未來的發展素養。近日,新普陀小學西校的高靜校長走進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家門口的好學校——普陀校(園)長大家談”欄目的演播室,為大家介紹學校的傳承與發展。
新普陀小學西校
特色品牌逐漸彰顯,文化內涵不斷豐潤
主持人:說起新普陀小學西校(原恒德小學),可能大家覺得這是一所新學校,因為去年9月剛剛揭牌,其實它是一所有著二十多年歷史的學校,能否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學校的發展沿革?
高校長:原恒德小學二十四年的辦學歷程,在歷任領導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在多年的辦學中沉淀了我們的辦學理念,那就是“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成長奠基”,形成了以“自主學習、和諧發展、奠基人生”為核心價值的校園文化。學校十數年堅持氣象環保教育,特色品牌逐漸彰顯,文化內涵不斷豐潤,是一所在全市乃至全國氣象環境教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學校,是國際生態學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教育(ESD)項目國家實驗學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同時也是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近年來,學校依托桃浦地區基礎教育發展聯合體,創新教師培養機制,共享共育優質資源,努力構筑“桃浦教育高地”。進入新時代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師,市、區政府規劃確立了桃浦在區域發展的戰略定位,就教育而言理應發揮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建立與時代發展要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在此背景下,學校在去年9月正式更名為新普陀小學西校,加入新普陀小學教育集團。更名后的新普陀小學西校立足集團化辦學的優質資源,發揮名校輻射示范帶動效應,乘勢而上,逐步實現由“家門口上學”到“家門口上好學”的轉變,秉持“恒為貴,德潤心”的學校精神,著眼于為學生成長奠基的辦學宗旨,助力學子健康、快樂成長。“把學校辦成學生和家長值得信賴的優質學校,助力桃浦經濟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是我和老師們共同的追求。
新普陀小學西校校園
氣象科普特色創建與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相結合
主持人:剛才聽您介紹到學校之前的氣象環保教育很有特色,您能否對此做具體介紹,與此同時,對于這一特色的持續性培育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師,您又有怎樣的思考?
高校長:學校把氣象科普特色創建與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結合,以“關注氣象,關注生活”為主題,以“學科滲透、活動拓展、課程實施”為策略,形成了以“氣象——氣候——生態”為主線的教育特色,力求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播下生態的種子。
學校的特色創建上,首先是建設了“校園氣象站”學習場域,我們擁有融知識性、科普性、實用性、綜合性于一體的創新實驗室,打造了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和創新素養培養打造實踐平臺。其次創設“校園氣象節”體驗活動,每年的“323世界氣象日”我們都舉行校園氣象節,迄今為止已經舉辦了16屆,每年校園氣象節堅持“啟動一個項目”“亮出一個特色”,學校100%的學生參與氣象節系列活動。學校的氣象節啟動儀式通過中國天氣欄目向全國直播,不斷推陳出新的氣象教育項目,引領學校科普教育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研發“走進氣象學”系列課程,培育“校園氣象員”實踐社團都是我們特色創建推進的重點。學校通過科技社團活動的廣泛開展,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提高實踐技能、發展興趣特長,“七彩星氣象社團”的成員堅持每天氣象觀測與播報,每周氣象宣傳與報道,每月科普知識進社區,每年氣象節的策劃與展示。我們還立足氣象與自然,科學與人文,動腦與動手三方面結合,組織研發“氣象與生活”“氣象與環保”“小小氣象 ”學校氣象科普創新實踐系列課程,通過對課程結構的整體設計、課程資源的融通整合、教學方式的優化完善進行綜合架構,課程教材相繼由氣象出版社與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教材為學生理解氣象科學的內涵提供了通俗易懂的普及性知識。實踐項目的建設讓學生得到創新教育的啟迪,獲得創新精神的滋養,掌握科學實踐的方法,相繼有560余人次學生榮獲區級以上科技競賽獎。
十多年的堅持讓我們積淀了在環保教育上的寶貴經驗,今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綠色低碳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對于我們學校而言,針對小學生的生態環境教育是有基礎的,在后續的傳承中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師,我們首先要將此旗幟鮮明地列入學校的培養目標,環保習慣的培養將納入學校課程建設;其次最為重要的是全員全程全方位地落實對每一位學生的培養,將先前開發的現有課程與后續根據低碳環保建設相關的校本課程體系規劃好,落實在課堂與活動中,讓孩子通過小學五年有序地課程學習與活動體驗,建立起環保意識,養成節能習慣,真正成為綠色小衛士;同時我們還將結合學校所在的桃浦區域環保工作中的一些關鍵點,如雙碳公園的建設中將學校的課程、學生的特長等做拓展與延伸。
新普陀小學西校特色創建
積極關注學習方式的變革,加強學校課程體系的內涵建設
主持人:“雙減”目前是家長社會最為關心的話題,您對于這一政策是怎樣理解的,學校在落實這項工作的過程中又有怎樣的思考與舉措?
高校長:“雙減”是黨中央、國務院從為黨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為解決教育中的短視化、功利化現象做出的重大決策。作為基層學校,既要吃透“雙減”的政策精神,理解這一政策背后蘊含的教育觀念變革,也要從聚焦政策的關鍵性問題,通過扎實的校本探索尋求適宜“雙減”理念的教育教學之道。“雙減”不是削弱學習的重要性,而是倡導以一種更加高效、更有意義、更可持續的方式學習。基于對“雙減”工作重大意義的充分認識和深刻理解,學校在五育并舉的指導思想之下,全面推進“雙減”,關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關注學習方式的變革,進一步加強學校課程體系的內涵建設,用“高效課堂、精準練習、多元評價”筑牢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研究的學校質量保障體系,培塑精良師資,助力每一位孩子生命生長。
具體來講,我們通過三個推進,落實學校整體辦學品質的提升。第一是推進“全人教育”指導下的課程體系的建設。我們曾經在一年前,通過對全校720余名學生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到家長對于孩子培養的目標與需求。基于對問卷數據的分析和學校發展基礎,學校依托多元智能理念,在原有課程系列構建的基礎上延展為“思維探究的科技創新課程、審美創造的藝術人文課程、陽光健體的運動課程,生活體驗的動手實踐課程”四個維度共計45門“恒星成長”拓展型課程與社團活動課程群,周五下午的快樂活動日課程,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每年的學習中,親歷四個不同領域的課程學習,培養與發展相應的學習興趣與能力。而放學后的課后看護時段開設的社團活動,就關注孩子的興趣特長的培養,每位孩子都有一個甚至幾個社團課程的體驗機會,期望實現“全面而個性的發展”。
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時代背景之下,我們老師在課程的設計、實施與評價時更關注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課程建設,一定是立足孩子未來成長的需要來構建我們的課程,以學校體育課程建設為例,上海市課程計劃要求,每天一節體育課,一周共5節,其中我們每周有一節在各年級布局不同體育項目讓孩子有更多的運動體驗,比如三四年級孩子體驗足球,五年級孩子學習籃球,隨著教學工作的常態運行,四年級學生還將參加游泳課程學習。除此以外,學生每天參加課間大活動,一周安排兩次體育活動,能充分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體育鍛煉時間1小時。如何為每一個學生生命成長奠基,我們想身心健康成長就是最重要的基礎之一。體育類課程建設是因為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底色,無論是從心理健康、視力保護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
事實上,“雙減”是國家正在進行的一場重大教育變革,可以稱之為中國教育生態轉型一種新的確定性——以教育均衡為抓手,走向高質量教育體系,也就是減輕教育成本,促進孩子全面發展。不是簡單化的“減”,而是要增值提效,學校如是,家庭教育也同樣應如此。本學期,學校以“家長學校課程”為抓手,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組織策劃好課程內容,遴選優秀家庭教育指導師定期開設家庭教育指導課程,引導家長成為孩子成長的陪伴者與支持者。
總而言之,作為學校,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守好教育陣地,為孩子的學會學習、有效學習筑牢銅墻壁壘;作為家長,更有責任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這條路上披荊斬棘,暖愛呵護,我們都是孩子的引領者、護航者、守望者。
新普陀小學西校動手實踐課
融通聚變,蓄勢賦能
主持人:學校更名后,加入了新普陀小學教育集團,新普陀小學是咱們普陀區內的優質品牌學校,目前在集團辦學中有怎樣的推進行動,能否請您和大家介紹一下。
高校長:2019年5月,新普陀小學教育集團正式成立,我們的加入是新普陀小學教育集團校的一次擴容。對于學校而言是一次升級發展的好契機,對我們來說機遇與挑戰并行,意味著我們有更優秀的資源注入,同時社會與家長也對學校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們理應設置更高的發展目標。
新普陀小學教育集團圍繞“為每一個學生學以成人、人生出彩提供適合的教育”的共同追求,在課程、教學、師資等方面為我校的發展蓄力,以打造緊密型教育共同體為追求,致力于提供“三個一”的護航工程——共創一批優質課程——主題式綜合課程的建設;共育一批優質教師——管理團隊、骨干團隊、青年教師團隊三級交流指導;共探一批研究項目——基于單元整體的作業有效性設計、教學評一致性的單元整體設計、基于實證的深度教研方式研究等,總之就是借外力、融資源、研課堂、育師資,促發展。
我們著力實施以“提升辦學品質,打造辦學品牌”為目標的優質學校創建,在集團辦學的大背景下,融通聚變,蓄勢賦能,探索符合校情的適合教育,積跬步至千里,不斷向人民滿意,學生健康成長的優質學校邁進。
新普陀小學西校課堂
資料:普陀區教育局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