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孩子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有多重要?2019年青島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出爐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張雅新 青島報道
孩子的學習壓力有多大?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有多重要?7月31日上午,青島市教育局公布了2019年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及分析建議。2019年5月—6月,青島市教育局委托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市教育評估與質量監測中心,組織開展青島市中小學(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本次監測以幼兒園中班幼兒,四年級、八年級、普通高中二年級、中職二年級學生為監測對象,經過半年多的數據處理與分析,得出監測評估結果。
據了解,本次監測共抽取名中班幼兒家長對幼兒發展狀況進行評測,抽取名四年級學生、名八年級學生、5209名高二年級學生和3989名中職二年級學生進行學生自評監測。幼兒園園所抽樣覆蓋率為100%,小學學校抽樣覆蓋率接近73%,初中、高中、中職學校抽樣覆蓋率為100%;同時,抽樣學生(幼兒)的家長、教師也參與本次監測。
家校積極溝通 有助于正向引導孩子發展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言傳身教、一言一行對孩子有耳濡目染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監測數據顯示,多數家長能夠積極配合學校進行家校合作工作,并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超過95%的家長能夠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家校合作活動、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70%左右的家長表示“家長大課堂”對自己很有幫助,近45%的家長表示愿意為學生提供學習和社會經驗分享,約40%的家長表示通過為學校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等方式促進家校合作。
家長與學校積極溝通,對孩子的發展有正向引導作用。以八年級學生為例,家長積極與學校溝通,孩子在學習成績(501.12分,平均分500分)、品德發展(4.08分,滿分5分)、求知欲(3.92分,滿分5分)、人際關系(4.10分,滿分5分)等各方面表現均優于家長不與學校溝通的孩子(468.71分、3.82分、3.71分、3.78分)。
青島市八年級學生家長與學校溝通與否與學生學習成績的關系
青島市八年級學生家長與學校溝通與否與學生發展的關系
家庭教育對個體的成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有力途徑之一。
學前教育家長要轉變育兒理念,拒絕“小學化”教育方式
學前教育段與2018年監測結果相比,全市中班幼兒五大領域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并表現出明顯的優劣勢:科學領域、社會領域和健康(精細動作)領域得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語言領域得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近,健康(粗大動作)領域得分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調查發現,家長對幼兒粗大動作發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培養投入較少,僅9.7%的家長關注幼兒動作與運動能力的發展,僅36.6%的家長表示會陪伴孩子進行“大運動”活動。
全市幼兒發展狀況與全國常模的比較分析
監測顯示,大多數家長會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培養孩子的生活和行為習慣(66.2%)、品行(56.2%)、認知和語言能力(48.9%)以及人際交往(48.5%)等能力,但在興趣愛好特長等綜合素養的培養方面則以參加興趣班為主,而營造家庭文化氛圍的意識較弱。
出于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支持幼兒的興趣愛好的目的, 66.2%的家長表示為孩子報名參加了各類興趣特長班,其中以藝術類為主,美術、舞蹈和音樂類分別為30.6%、26.2%和12.8%,此外語言類為25.3%、體育類為17.4%。但是,家長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觀看兒童劇音樂劇以及體育比賽等相對較少,平均每半年只有1.40次。
中班幼兒參加各類興趣班的情況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塑了全社會的健康理念。同時,由于幼兒園停學,幼兒暫居家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再次凸顯。結合2019年度監測結果,建議家長從重塑家庭教育觀念、進行生命教育和健康習慣教育、進行科學精神教育和人文教育幾個方面轉變育兒理念,把握幼兒成長發育關鍵期,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
義務階段家長要重視孩子品德發展和勞動教育
義務教育段的監測內容主要考察學生品德發展、興趣特長養成、學業(科學)發展、學業負擔、身心素質五大領域及勞動教育、“十個一”項目開展情況。與身心健康、品德發展、興趣愛好相比,有19.0%的四年級家長、18.8%的八年級家長更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過于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的學習壓力、學習焦慮、心理健康等方面均有影響。
四年級學生學習壓力水平較低,92.8%的學生表示壓力不大或一般、能夠適應,7.2%的學生表示壓力較大或很大、不能適應;八年級學生學習壓力水平一般,78.9%的學生表示壓力不大或一般、能夠適應,21.1%的學生表示壓力較大或很大、不能適應。
青島市四、八年級學生學習壓力狀況
學生學習壓力影響其科學成績,分析發現,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時其科學成績明顯降低。
青島市四年級、八年級學生學習壓力與科學成績示意圖
在學習時間和布置作業方面,37.2%的四年級學生每日完成學校布置作業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56.4%的八年級學生每日完成學校布置作業時間在1.5小時以上。79.7%的四年級學生需要每日完成家長布置的作業,其中,16.7%的學生每日完成家長布置作業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59.8%的八年級學生需要每日完成家長布置的作業,其中,20.6%的學生每日完成家長布置作業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
青島市四、八年級學生每日完成學校布置家庭作業時間情況
青島市四、八年級學生每天完成家長布置作業時間情況
學生在自我認識方面、學校生活方面幸福感較高,注意力和網絡成癮問題較輕。在自我認識方面,4.6%的四年級學生、5.4%的八年級學生表示不喜歡自己,2.5%的四年級學生、4.1%的八年級學生認為自己不是好孩子。在學校生活方面,3.9%的四年級學生、9.3%的八年級學生不喜歡上學,4.3%的四年級學生、7.1%的八年級學生不喜歡學校里的生活。在注意力問題方面,7.7%的四年級學生、11.7%的八年級學生表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或容易分心,6.6%的四年級學生、9.4%的八年級學生表示自己做事粗心、拖拉二年級孩子家庭教育,質量差。在網絡使用方面,3.7%的四年級學生、5.9%的八年級學生存在網絡成癮問題。
與學習成績、身心健康、興趣愛好相比,42.0%的四年級學生、54.6%的八年級學生認為父母更關注自己的品德發展。監測結果顯示,家長重視孩子的品德發展,孩子在學習成績方面表現更優(四年級516.67分、八年級505.33分),家長積極與學校溝通環境下成長的學生品德發展得分(4.08分、4.08分)高于家長不與學校溝通的學生(3.88分、3.82分)。
對不同教養方式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品德發展和學習成績的監測發現,接納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在品德發展方面表現更佳,且學習成績表現更好。以八年級學生為例,接納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品德發展得分為4.44分,比中間型、拒絕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分別高出0.72分、0.78分;接納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學習成績得分為521.72分,比中間型、拒絕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分別高出47.25分、24.07分。
青島市八年級學生不同家庭教養方式下孩子品德發展得分情況
青島市八年級學生不同家庭教養方式下孩子學習成績得分情況
在調查報告中發現,學生具備一定的勞動技能,四年級有89.1%的學生能夠自己整理自己的書桌,86.6%的學生能夠自己洗襪子,85.4%的學生在家掃地,85.9%的學生能夠參與班級大掃除;八年級有85.6%的學生能夠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82.1%的學生能夠打掃教室衛生。但部分學生和家長的勞動觀念有待轉變,21.3%的四年級學生、21.9%的八年級學生認為“掙錢越多,人生的價值就越大”;21.6%的四年級學生、16.6%的八年級學生表示“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專心學習,從不讓我做家務”。
研究證明,人們對環境的適應狀況基本上有賴于其能力與環境壓力的匹配程度,適當的壓力有利于激發人的潛能,壓力稍許增強可以改善能力表現。具體而言,適度的壓力水平有助于提升能力,而當壓力水平過低時,個體的潛能不易被激發,當壓力水平過高時,可能會產生消極情感和不良的行為,進而影響個體能力發揮。
為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家長要充分認識時代變遷給孩子們成長帶來的新挑戰以及當代少年兒童發展的新特點,轉變“唯分數”的功利性思想,努力成為加強孩子品德教育、勞動教育和養成良好習慣的監督者;通過與孩子的科學溝通,理性幫助孩子確定成長目標,克服盲目攀比,防止增加孩子過重課外負擔; 同時,家長應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等專業化的教育資源,通過優秀家庭教育案例的學習,增強自身素質和教育水平,以身作則,創設良好家庭學習氛圍,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護航孩子全面健康成長。
高中、中職學段要保障充足的睡眠和運動,構建良心親子溝通
高中學段考察學生品德發展、學業影響因素、學業負擔、身心素質、興趣特長養成五大領域及勞動教育、“十個項目開展情況。
中職學段考察學生職業技能、學業發展(語文)、基礎素養、核心素養、職業素養五大領域及“十個一”項目開展情況。同時注重監測影響學生全面發展的學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其中學校因素包括教師專業能力、教師教學效能感、教師創新素養、師生關系、學生同伴關系等,家庭因素包括家長教育方式、家校合作情況、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親子關系等。
重視身心健康,著眼學生全面發展
與品德發展、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相比,54.4%的高二年級家長和35.1%的中職二年級家長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高二年級學生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睡眠時間在8小時以上的比例為12.9%,睡眠時間達標率相較2018年度降低了8.3個百分點。高二年級學生每天在校運動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比例為31.4%,運動時間達標率相較2018年度降低了5.8個百分點。
監測結果顯示,高二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處于較好健康狀態,在認知功能、思維語言、個性特征、情緒體驗、意志行為5個方面均處于健康狀態。但存在有待改善之處,在認知功能方面,學生注意力、學習狀態健康水平略低;在意志行為方面,學生行為規范的健康水平有待提高;在情緒體驗方面,學生焦慮體驗相對較多;在個性特征方面,學生責任感健康水平相對略低。
青島市高二年級學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比例
44.2%的學生表示一遇到考試,就擔心會考壞;43.0%的學生表示學習成績不好時,總是提心吊膽;38.8%的學生表示夜里睡覺時,總想著明天的功課。
中職二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處于較好健康狀態,在認知功能、思維語言、個性特征、情緒體驗、意志行為5個方面均處于健康狀態。但存在有待改善之處,在認知功能方面,學生注意力、記憶、學習狀態、健康狀態相對略差。在思維語言方面,學生思維過程、思維內容健康狀態相對略差。在意志行為方面,學生行為規范的健康狀態有待提高。在情緒體驗方面,學生焦慮體驗相對較多,情緒反應健康狀態有待提高。
青島市中職二年級學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比例
47.3%的學生表示學習成績不好時,總是提心吊膽;45.3%的學生表示一遇到考試,就擔心會考壞。36.0%的學生表示總覺得有人在注意自己,32.9%的學生表示在學習時如果有人注意到自己心里會感到緊張,32.4%的學生表示在大家面前或被老師提問時會臉紅。
部分高二年級、中職二年級學生存在網絡成癮問題。3.6%的高二年級學生存在網絡成癮問題,24.4%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上網時經常忘記時間過了多久。5.9%的中職二年級學生存在網絡成癮問題,29.1%的中職二年級學生表示平均每天課外使用電腦、Pad、手機花費的時間在2.5小時及以上,10.1%的學生表示經常連續上網超過4小時。
改善親子溝通,構建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
高二年級學生評價的親子關系良好(4.05分),86.2%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與家長相處很快樂,84.5%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父母會鼓勵自己。但也存在一定問題,28.2%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不愿與父母分享心里的秘密和感受,11.4%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
中職二年級學生評價的親子關系一般(3.81分)。81.2%的學生表示與父母相處很快樂,73.0%的學生表示父母會鼓勵自己二年級孩子家庭教育,但37.1%的學生表示自己不會與父母分享心里的秘密和感受,18.0%的學生表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12.7%的學生表示父母經常與自己意見不合或吵架。
研究證明,充足的睡眠和運動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二年級孩子家庭教育,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越高,與孩子的互動性越強,相互了解得越密切,孩子的成長會越好,學習成績進步越明顯,將來發展更好。
中學生處于自我高度發展的青少年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有較強的對權利、自由的追求感,他們排斥、抗拒父母過度干涉自己的生活、學習空間與時間乃至選擇,這個階段,良性的親子溝通是構建良好親子關系的最重要環節。家長應審視以往親子交往的經歷,通過調整教育期望、家庭學習氣氛、家長自身行為等方式改善親子溝通,堅持有助于親子交往的活動,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制定相應的家庭計劃,構建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給予孩子試錯的機會和勇氣。進行科學有效的親子溝通,克服替代行為,避免以“愛”為名義的“綁架”,進而增強孩子自信心,樹立樂觀品質,以科學有效的互動模式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助力孩子走向成功。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