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
家長微課堂
家長進步一小步
孩子成長一大步
作者 | 木易
來源 |育才家園(ID: )
?
孩子一生要經歷的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深遠。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系。
很多父母不遺余力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提高班,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做好家庭教育,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父母再忙也要看一看。
1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陪伴孩子父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孩子良好的品性修養不能只從書上習得,而是來自于父母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孩子的成長黃金期只有幾年,錯過了將會終身遺憾。
孩子童年時期沒有父母的陪伴,猶如小樹生長沒有了陽光雨露。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性格更內向,極易產生自卑情緒。
父母一定要知道,再多的金錢和物質,都彌補不了的孩子曾經缺失的陪伴。
身邊有個朋友,爸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了,他在奶奶家長大家庭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爺爺奶奶給了他無盡的寵愛,卻始終沒法代替父母的關懷。
現如今父母年過半百,他而立之年,卻與父母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他逃避父母的關心和說教,甚至都不愿回去那個家。
再想一家人其樂融融,恐怕很難實現了。
有遠見的父母都舍得花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身后有父母,讓孩子能感知愛學會愛。
2
重視閱讀的家庭
才能培養出愛閱讀的孩子
畢淑敏曾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父母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
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終身受益,得閱讀者得天下,閱讀不僅僅是為了考出好成績,更是從閱讀中體會人生。
育兒專家尹建莉曾說過:“一個孩子,從閱讀中獲得的,不僅是心靈的滋養,也是心理上的力量?!迸囵B閱讀的習慣,家長要同孩子一起努力!
然而,重視閱讀的家庭,才能培養出愛閱讀的孩子。
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要做到這幾點:
1. 創造閱讀環境
在家為孩子創造閱讀環境很重要,可以為孩子置辦一個小書柜,選擇他所在的年齡段必須閱讀的和他感興趣的書籍。
合理利用家里的其他地方,比如書桌,沙發甚至洗手間的都可以放置書本或雜志。
讓閱讀無處不在,讓孩子能隨時隨地閱讀。
2. 與孩子一起閱讀
陪孩子讀書,不僅能增進親子關系,還能讓孩子對閱讀產生更大的興趣。
讀完書,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大人聽,孩子講故事不僅鍛煉了他們的思維,還是對讀書成果的一種肯定。
3. 父母以身作則
用低頭看手機的時間來翻一本書,減少在家里使用手機的時間,改掉外出隨時隨地看手機的習慣,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
3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孩子之間成績的差別除了智力因素外,本質上是習慣的差別。
好習慣決定好成績,教育孩子,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父母要鼓勵孩子養成下面4個習慣:
1. 尊重老師的習慣
尊重老師,才能尊重老師的課堂家庭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與老師更好的交流學習。
孩子尊重老師,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如果父母不配合老師的工作,總在孩子跟前說老師壞話,孩子也會開始反感老師。
父母理解支持老師就是支持孩子,教導孩子尊重老師,孩子才能端正學習態度,專心學習。
2. 自覺學習的習慣
老師和父母不可能時時督促孩子學習,學習主要靠自覺。
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首先要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家庭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學習當成一種責任和使命去完成。
再者,幫助孩子制定計劃,讓孩子根據計劃執行學習任務,學得更有條理。
3. 珍惜時間的習慣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管理時間珍惜時間的習慣。
改掉拖延懶散的習慣,做事有條理,學習有計劃。
4. 做家務的習慣
孩子的任務不只有讀書,還有健全人格的培養。讓孩子學習之余參與家務,可以放松筋骨,又可以體會父母做家務的辛苦,也能鍛煉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讓孩子做家務其實也是在進行生活教育,讓孩子在家務中體會生活到不易與生活的樂趣。
有人說,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的縮影,也是父母的鏡子,你可以通過孩子的觀察一個家庭教的教育水平和質量,觀察父母的教育能力和用心程度。
很多父母常常在夸別人家的孩子,殊不知,很多時候,往往是自己沒有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希望父母能真正執行起來。
教育孩子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我們一路同行。
*作者:木易,來源:育才家園(ID: ):育才家園專注于 4~18歲兒童及青少年的科學教育,是老師、父母、學生的好伙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