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論文 參考文獻淺談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家庭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李瓊(古藺鎮小水小學古藺)【摘要】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課程實施的基礎和條件。小學科學課程資源應該是綜合多樣的,家庭教育資源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家庭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適應了小學生課程應與生活相結合的特點,對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有重要的意義。【關鍵詞】小學科學教育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家庭資源一、對科學課程資源的理解小學階段的科學課程,不應該局限于以前單一的以科學知識教授為主的課堂與教材方面,而是要以一個全新的廣泛的課程理念來指導小學生的科學教育。這也是與新課程提倡的在小學階段課程以綜合性課程為主的理念相吻合的,也是適合小學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的特點的。科學教育的課程資源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按照科學資源空間上的劃分家庭教育課程開發,可以分為學校資源、家庭資源和社區資源三類。在現代信息化社會,又可以將其分為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以及網絡資源三類。從性質上來看.則包括人力、物力和環境三大類。一般而言,學校資源是科學教育中最主要的資源,是有組織、有目的、系統的教育教學資源,主要體現形式是科學教材和教師的科學教學活動。而家庭資源與社區資源這些校外的資源由于長期不受關注和重視,沒有得到應有的開發和利用。

在資源應廣泛化的今天,沒有對小學生的科學教育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成為一種資源上的浪費。二、家庭科學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以學生為主體、倡導自主和探究式學習方式的新課程觀的指導下,家庭資源是小學生進行科學學習和探究的重要資源,做好家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將對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提高有重要意義。家庭是小學生除了學校以外,最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小學生的科學教育也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提倡與孩子的生活相結合,在生活中學科學、在生活中用科學,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提高孩子的科學素養。家庭中科學資源的開發可以從家庭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兩個方面來挖掘。1.第一個方面是家庭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家庭中,家長要擔負起孩子科學教育的指導者的角色。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家長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需要家長提高對孩子的科學教育意識。家長應該改變過去只看重孩子的語、數、外等所謂的“主科”的成績的觀點,努力從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孩子所有的學習。只有這樣。在家長有了很好的科學教育意識的情況下,家長才有可能主動積極為孩子的科學教育提供良好的支持。其次,家長要有意識地為孩子提供科學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創造一個科學學習的家庭氛圍。

只要家長具備一些最基本的科學知識或者是常識.或者是生活經驗,都可以為孩子提供幫助,因為科學教育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授。能將家長在某一方面的專長與孩子的科學學習和探究活動結合起來。做到良好的親子溝通合作,可以說是家庭科學教育資源開發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一個主要的途徑。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需要廣大家長的支持與參與.正是家長的全力支持與合作才能保證家庭科學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豐富和完善學生的科學課程資源。2.第二方面是家庭物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家庭生活中的所有一切在一定的條件下都可以開發成為孩子的科學教育資源,這些東西的使用需要在第一個方面的參與下完成,即要有家庭人力資源發揮作用.自然包括家長和孩子自己。在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下的科學教育資源是十分豐富多彩的,下面僅舉幾個例子.作為家庭科學教育資源開發和利用中具體方法的范例。(1)家長引導下的科技閱讀。家長作為孩子的科學教育的啟蒙者,其職責在于適時選擇符合孩子心智發育時機的科技讀物,指導孩子閱讀。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而言,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圖文并茂的科技圖書,也可以提供電子音像讀物之類的科普讀物,為孩子建立自己的科普讀物小書架。另外,家長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和孩子看看《人與自然》、《動物世界》等反映科學的電視節目,給孩子適當的講解。

(2)科技游戲。在游戲中進行有意識的科學教育,起到的效果可能會比生硬地教孩子強記一些科學知識更好。因為這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家庭愉悅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可謂寓教于樂,把“教學做”、手腦有機結合在一起。這類游戲可以是手工拼裝、拼圖比賽、玩電子游戲等,也有很多益智玩具,都可以作為家庭中家長與孩子共同游戲、加強親子交流的素材。(3)旅游考察。家長一定要多帶孩子“到自然中去觀察”,讓孩子與大自然有近距離的親密接觸。因為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包含了很多很好的科學教育資源。名山大川,天空海洋、地貌植被、鳥獸蟲、古代與現代建筑等,可以說處處是課堂、處處是教材,資源豐富多樣,而且生動實在,在潛移默化中,科技教育的素材和資源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入到孩子的心靈,這對于激發孩子對自然的興趣和好奇心,進一步產生科學探究的愿望是十分有意義的。另外,有條件的地方,家長可以多陪同孩子去參觀科技館、博物館、植物園、動物園等場館,因為這些地方也是科學教育的基地,孩子在這些地方可以看到很多東西,既開拓了眼界,又增長了知識。(4)植物種植和動物養殖。這是一種很有實踐意義、能全方面培養孩子科學素養的資源。在這個過程中家庭教育課程開發,家長要引導孩子做一些觀察記錄,孩子探究的興趣就越來越濃厚,逐漸就養成了一些科學的思維與方法。

這樣通過孩子親自參與得到的東西,比只從書本上看到或是家長、老師告知得到的東西理解要深刻得多。(5)家庭日常生活的科學教育價值。日常家居生活也隱含了許多可以進入小學生科學學習范疇的資源。很多不經意的小事蘊含了科學的道理家庭教育課程開發,在生活中讓孩子結合課堂所學去解釋這些現象,一來可以檢驗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二來也可以利用知識指導生活實踐。比如,看到家里燒水用的鍋子鍋底結了一層厚厚的水垢,可以啟發孩子思考這層水垢是怎樣形成的,與家庭用水的水質有沒有關系,怎樣才能除掉這些水垢等.讓孩子多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也是給孩子科學教育的絕好機會,家長應該充分利用起來。三、家庭資源開發與利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對家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主要也是為了孩子在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價值等方面有全面的提高,共同增進孩子的科學素養。科學是一種探索的方法,也是一種開放、積極的研究過程。因而科學教育資源的開發也不僅僅是為了孩子能夠背誦幾個科學概念、公式,更應該是為孩子提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機會。通過一些家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能讓孩子會用一些調查或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收集信息、解釋數據、并用適當的語言進行描述,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能、會完成一些簡單的科技制作、知道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故事,這些都是家庭科學資源開發和利用力求達到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小學階???的科學教育還是一個基礎性的水平,不講求有很強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因此,在家庭科學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結合孩子的特點,做到資源的趣味性、多樣性和漸進性綜合,能激發孩子的興趣,適合孩子的發展,又要保持科學教育應有的科學性,創造性和啟發性。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