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 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的結合的重要性
政治組 王媛媛
摘要:時事政治教育、高中政治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不僅可以增強高中政治教學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從區別以及聯系等方面分析了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的關系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其次從教學內容、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模式、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學生的辨別能力、教師的成長等方面對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結合的重要性進行了深刻探討,最后從專題講座活動、時事播報以及理論教學和時政熱點的結合等方面對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的結合進行了一些創新性思考。
關鍵詞:時事政治教育高中政治教學結合
引言: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他們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體系以及高超的技能,還要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將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可以將時事熱點問題作為傳授政治知識點的媒介,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提高他們的理論運用能力,同時也可以完善學生的價值體系,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進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因此,實現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結合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一、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的關系
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屬于兩個不同概念,因此不能直接認為時事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課,應該對二者進行區別看待、理性分析,在此基礎上實現二者的有效結合。
(一)區別
時事政治教育與高中政治教學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首先,從內容的角度來分析,高中政治教學的核心內容是鄧小平理論,講授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經濟學以及哲學等的一些基本觀點。而對于時事政治教育來說,主要是讓學生對國際重大事件、國家重要方針以及重要政策等進行了解;其次,從教育目的的角度來分析,高中政治教學的目的在于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時事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強學生對國家大事的了解,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最后,從影響的角度來分析,高中政治教學比較注重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培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而時事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對國家大事、祖國前途、人類命運以及民族振興等進行關心與關注。
(二)聯系
時事政治教育與高中政治教學的聯系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時事政治教育可以對政治教學資源進行補充與完善,可以對教材的滯后性進行有效避免;另一方面,高中政治教材可以對時事政治教育進行理論支撐,讓時事政治教育變得更加科學、更加有效、更加規范。由此可見,二者的關系是互相促進、辯證統一的[1]。
二、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結合的重要性
(一)可以豐富教學內容
高中政治教材,是建立在《課程標準》之上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與滯后性,并且大部分都是一些理論知識。而當今社會屬于一個信息爆炸時代,各種熱點問題層出不窮,比如火車逃票、機場鬧事、違規吸煙、消費歧視、手游詐騙等等,這些社會熱點問題是高中政治教材所不具有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不要對政治教材進行過度依賴,可以將時事政治教育與政治教學進行有效結合,通過時事政治熱點豐富教學內容,對教材不足之處進行彌補,進而增強高中政治課堂的趣味性。比如在“共創幸福生活”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融入一些時事政治案例,如損壞公物、亂扔垃圾等,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引發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有利于他們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二)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分析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傳統的政治教學注重的是教材內容解析,再通過練習題進行輔助教學,理論色彩比較強,多數學生都是在背誦、練習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掌握,限制了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而將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可以突破政治理論的局限性,讓學生對時政熱點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形成自己的觀點,不受原有答案的限制,提升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介紹一些自己所了解的文化,并在此基礎上分析文化傳承、文化創新等的意義、方法等,如此一來,不僅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對我國文化的了解,對我國文化的弘揚與繼承具有重要意義。
(三)可以創新教學模式
要想增強時事政治教育與政治教學的結合效果,教師就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對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讓學生對感興趣的話題資料進行收集,并在課堂中利用一小部分時間針對話題進行討論,之后教師再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補充與完善。例如“中國夢”是典型的時事政治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資料進行搜集,并在課堂上根據所搜集的資料對其進行思考、討論,理解“中國夢”真正的內涵。如果教師只是單一的向學生介紹“中國夢”的意義與內涵,那么可能不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那么他們就會在主觀能動性的影響下,對“中國夢”進行理解與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如此一來,不僅創新了教學模式,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
(四)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
素質教育的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能力、素質等方面的培養,注重的是學生在課堂中的核心地位。然而從現階段高中政治的教學情況來看,通常都是教師起主導作用,對教材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只能夠對知識點進行被動學習,導致課堂教學比較枯燥無聊,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而時事政治教育恰恰可以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不僅可以誘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比如在“多變的價格”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對當前蔬菜上漲現狀進行介紹,之后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蔬菜上漲原因進行探討,通過時事政治引導,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他們學習政治的興趣與效率。
(五)可以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網絡媒體的產生與應用,使得輿論環境變得更加復雜、更加開放。對于高中生來說,由于缺少生活經驗以及社會閱歷,因此很容易受到網絡中各種信息的影響而產生一些心理問題或者是思想問題。而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事政治教育,可以在分析、思考、整合以及表達等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實現政治教學和時事政治教育的完美結合,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影響。比如在“和平與發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國際方面的時政熱點案例,如釣魚島事件等,讓學生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闡述自己的見解,并引導學生對該事件進行反思,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3]。
(六)有利于教師的成長
將時事政治教育和政治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可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教師的成長。教師要想通過時事政治教育來增強政治教學效果,就必須拓寬自己的視野,對時事政治熱點問題進行有效掌握,并將其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實現教材知識和時政熱點的完美結合。另外,教師要想講好時事政治,就不能對熱點問題進行片面理解,需要對事情起因、事情經過、事情結果等進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評價與反思,實際上這個過程就是教師的成長過程,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可以改善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對后續的政治教學改革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結合的創新思考
(一)進行時事播報
為了增強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結合的效果,也為了增強學生對社會熱點、國家大事等的了解,教師可以利用課前5分鐘對時事播報環節進行合理設置,并引導學生對播報內容進行客觀點評,進而增強他們對時事內容的理解。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讓他們對近期的時事熱點問題進行搜集,在課前選取一名同學進行主持播報,再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對播報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如在十九大召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與十九大有關的熱點現象、熱點問題等進行搜集與分析,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政治知識點以及國家大事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二)開展專題講座活動
對于一名優秀的政治教師來說,當國家頒布了新政策、新路線以及新方針的時候,或者是國際上發生了一些重大事件的時候,應該及時開展時事專題講座,邀請國內知名政治專家對全校師生進行時事專題教育。比如在十九大召開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十九大內容,開展相應的專題講座,增強學生對國家大事的了解,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在提升政治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實現理論教學和時政熱點的緊密結合
從現階段高中政治教材的編排情況來看,理論色彩比較強,并且一些知識點也比較抽象難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因此教師在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以適當穿插一些時事政治內容,實現理論教學和時政熱點的緊密結合。比如在對政治文化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引入“中國夢”的文化內涵;在對政治經濟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引入“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等等,進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對國家的了解[4]。
結論:總而言之,將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進行有效結合,不僅是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因為其在教學內容、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模式、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學生的辨別能力、教師的成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高中政治教師而言,應該意識到時事政治教育對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性,在明確二者關系的基礎上,通過時事播報、專題講座開展、理論與熱點結合等方式,實現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的完美結合,進而增強高中政治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郝俊芳. 淺談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的結合的重要性[J]. 亞太教育, 2015(3):13-13.
[2]李應明. 正確解讀時政熱點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對中學生價值導向的重要性[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6(2).
[3]劉向麗. 淺談時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學的結合的重要性[J]. 教育:文摘版:-.
[4]趙偉. 把高中政治課“推入”生活——淺談時政教育在教學實踐中的方法以及重要性[J]. 中學課程資源, 2011(11):30-32.
(本文榮獲2018年教學論文評比市二等獎)
(胡興強老師 編校)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