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家庭教育 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為了促進家庭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有效化,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聯合發布了第二批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既反映了當前家庭教育的現狀和挑戰,也展示了檢察機關、婦聯組織、關工委等部門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的創新和成效。
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過程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是針對涉案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存在的家庭教育問題,通過法律釋明、心理疏導、專業輔導等方式,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改變不當的教育方式共話家庭教育,增強監護意識和能力,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有充分的必要性。一方面,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個課堂共話家庭教育,而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師。但在社會變革、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下,一些監護人監護缺失或教育不當,使一些未成年人出現了品德缺失、行為失范等問題,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損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也危害了社會的穩定和公共安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可以提高家長的教育觀念和能力,幫助他們轉變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是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有效途徑。家校社協同育人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要舉措,也是解決當前未成年人教育問題的有效方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可以促進家庭、學校、社會之間的溝通協作,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
為了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除了檢察機關等部門的主動發力外,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的積極配合。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家長要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注重培養子女的品德素養和綜合能力,與子女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互動,給予適度的關愛和管教。同時,要積極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及時了解子女在校情況,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學生管理和教育引導。對于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要加強監護責任告知和委托照護安排,并定期與子女保持聯系。
學校要充分發揮協同育人主導作用,及時溝通學生情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用好社會育人資源。要建立健全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等機構,落實家長會、學校開放日、家長接待日等制度。要創新日常溝通途徑,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保持與家長的密切聯系。要宣傳科學教育理念和政策法規,回應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并針對不同家庭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具體指導。要統籌用好各類社會資源,拓展校外教育空間,開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研學旅行等活動。
社會各界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協同育人工作,為學校和家庭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與服務。要完善社會家庭教育服務體系,在城鄉社區普遍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推進文化、體育、科技等各類社會資源開放共享,保障社會育人資源利用充分。要凈化社會育人環境,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和引導共話家庭教育,防范和制止不良信息、不良行為對未成年人的侵害,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典型案例的發布,是一個提醒和警示。要認識到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讓孩子在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同時,我們還要關注那些因家庭教育問題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為他們提供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重返正常生活。
(作者:胡新瑞,系華東師范大學未成年人學校保護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14日第2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